第22部分(第4/4 页)
“今天是上元节,晚上城里有灯会,能不能暂时忘掉一切,陪我去看看灯?”
最后的晚餐?我笑着点点头。
~~~~~~~~☆~~~~~~~~☆~~~~~~~~☆~~~~~~~~☆~~~~~~~~
黄昏月上,此时北京城里的热闹,一点也不亚于后世。各处胡同街巷都是张灯结彩,人声鼎沸。除了观灯,还有百戏歌舞,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到处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小的时候,宫里每年元夕也会举办灯会,每次猜灯谜我都答得最多,父皇总是夸我……”朱慈炯首先打破沉默道。
“我家乡每年也会举行灯会,不过长大后我就很少去了。有得必有失,也许成长的代价就是童年的快乐吧!”
我摇摇头,又说道:“不是说忘掉不开心的事吗,今晚的任务就是玩,所以,不准想其他的了!”我拉着他往前面人多处挤去。
“怎么那么多人啊?”我四处张望。
“那边才是真正的灯市。”朱慈炯指着远处灯火辉煌的地方道。
“噢,那还不赶快?”我正要前行,却被路边小摊上的昆仑奴面具所吸引。
“老板,拿两个。”不待我反应,朱慈炯手里已经多了两个狰狞的面具。他递给我一个,自己戴上另一个。
我有些迟疑地戴上。我喜欢做工精巧别致的面具,却不是一个喜欢戴面具的人,总觉得它太过悲伤,怕藏在下面的那张脸也沾染了悲伤的气息。
随着人群我们终于进了最核心的灯市,这里人头攒动,赏灯的,猜灯谜的,应有尽有,还有人当场演示如何做花灯。
只见那人先用细细的竹篾扎出各种形状,有花鸟虫鱼,也有美人猛兽之类,再用鲜艳的彩色薄纸蒙在成形的框架上,然后用画笔勾绘修饰,最后在里面点上蜡烛,一个漂亮的花灯就做好了。
花灯的确漂亮,但对于见过北京奥运会美轮美奂的灯光盛宴的我来说,这些无疑很快让我产生了审美疲劳,不过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猜灯谜。
我拣了一个人气兴旺的灯谜摊挤了进去,摊主是个年轻书生,所挂的花灯形式别致、五花八门,上面都贴了谜条,一文钱答一次,答对即可得一盏灯。
我看中的一个蝴蝶灯,上面的谜条写着:“今日秋尽。(射中药名一)”晕,我对中药名可知道不多。
再看看旁边的老虎灯,谜条上写着:“仲尼日月。(射人名一)”
“仲尼”?对了,就是孔子。“日月”……日、月合起来不就是个“明”字嘛。
“老板,这个我猜出来了,但能不能换那个蝴蝶灯啊?”我指指老虎灯又只指蝴蝶灯。
“这可不行,贴在哪盏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