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山陵,让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使中山陵成为凝聚国人精神的纽带。中山陵一直是国民党人心中的圣地,这里凝聚了他们特殊的情感。1949年以前,国民党举行重要活动或会议之前,往往先来中山陵拜谒。每逢孙中山诞辰、逝世纪念日或一些重要节日,国民党都要在中山陵灵堂举行谒陵仪式。直至今日,每周在台北举行的国民党中常会上,都要恭读中山先生的遗嘱。
南京解放后,刘伯承元帅担任市长期间,特地从外地运来数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陵园中。经过70多年的不断修整和维护,中山陵园整个园林面积已达3000多公顷。如今,这里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台胞就达数十万人。中山陵已经成为海内外人士来到南京后的首选之地。
1949年以后,仍有不少原在国民党内担任要职的人员,他们或从台湾、或从海外回到大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把拜谒中山陵作为自己的一个心愿。
1966年5月,原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历经险阻回到祖国大陆后不久,就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南京是李宗仁先生以前长期居住的地方。当时李宗仁先生已是76岁的老人,因年迈体弱,他沿墓道爬到碑亭时已经喘得厉害。他只得停住脚步,手扶拐杖,仰望着中山先生的陵寝慨然长叹。李宗仁向碑亭敬献花圈后感慨道:“山河依旧,景色全新。”1969年,李宗仁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1986年11月,80岁的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宋希濂先生,在夫人的搀扶下,曾登上300多级台阶,向中山先生坐像敬献鲜花。宋希濂是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他曾亲耳聆听过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后来在北伐战争中,他还曾担任过孙中山的警卫工作。抗日战争中,宋希濂参加过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又率部在中缅边境同日军作战。1980年,宋希濂移居美国后,同黄埔校友发起成立了旅美黄埔同###谊会,还协助纽约华侨组织成立了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同样是在1986年11月,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国民党著名将领蔡文治先生拜谒中山陵。作为最后一批离开南京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这是蔡文治1949年以后第一次到南京。他当时说,30多年过去了,中山陵没有变化,这足以说明中山先生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永存的。
我从小就在学生课本上知道,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没有孙中山当年振臂一呼,中国人穿长袍、梳长辫的历史不知要延长多久。正因为此,我1997年第一次到南京采访时,首先去的就是中山陵。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仰望中山陵(2)
孙中山先生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每年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前后,中国大陆从政府到民间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以缅怀这位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每逢“五一”、“十一”到天安门广场参观的游客,或是乘车、骑车经过广场的人们,都会看到一幅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和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遥遥相望。
时隔近一个半世纪以后,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及首都各界人士3000多人出席大会。###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也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自己的亲密朋友。
###在讲话中引述孙中山先生的话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在讲话中重申,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更能体会到他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我们坚决反对“###”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