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页)
妈蛋,你拍戏还是我拍戏,什么玩意都让我说了,要你何用?
“找乔仁梁吧,这小子蛮不错的。”
徐争提议了一句。
乔仁梁是杨青处女作《夜店》的男一号。
“对!我记得乔仁梁好像是什么倾城四少之一,咱们把他们四个弄一块,也能吸引不少粉丝呢!”
杨青眼睛一亮。
许辉扶额长叹。
哎,都怪他,如果不是炮辉起的头,‘粉丝电影’这个名词应该不会这么快出现…
……
“路洋,你准备执导《绣春刀》前传了吗?”
聊完杨青的事,许辉把目标转移到了一直没有吱声的路洋身上。
路洋其实在导演圈子里也算薄有名气,他从05年开始就一直拍摄短片,他的父亲是中戏的教授,家学渊博。
“剧本初稿完成,但我估计定稿还要半年时间,演员方面…”
“我看了你的剧本,主要是围绕着沈炼,朝哥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那个画师北斋你得用一个大家都比较耳熟能详的女明星!”
古装武侠片的拍摄很耗费资金。
许辉看了一遍路洋的《绣春刀前传之修罗战场》,细腻有了一个预估,这样的电影,没有五千万的投资是拿不下来的!
“我想找刘亦非或者刘思思…”
“你跟他们联系吧,公司会给予你足够的支持的!”
许辉点了点头。
“可是,我要是走了,《黄飞鸿》的后面几部怎么办?”
“没事,我再找几个副导演呗!”
许辉心里暗叹了几声,但表面依旧装的无比大肚。
原本他是想让路洋接手《黄飞鸿》后面几部的,不过,他既然想拍《绣春刀》,那就让他拍喽…
至于路洋走后,谁担任《黄飞鸿》系列的副导演,许辉并不太担心。
王蜗牛他都能带出来,再带出几个有拍武侠片天赋的年轻导演应该不成问题!
……
论到徐争了。
他主动开口:“其实我对《人在途》这个剧本的创意很有想法,但我们拍这部戏只用了25天,我觉得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但因为自己当时不是导演,很多地方也掌控不了…”
简而言之,他想自己当导演了!
“最近几天,我研究了很多二人行的伙伴电影,看的最多的是《午夜狂奔》,还有《第八日》、《雨人》、《虎口脱险》等等,我不断的想,为什么以前的喜剧会那么好看,我一看就想笑?昨天,我看了《达人秀》,突然明白了应该从那个地方创作,就是那种错位感,于是一下子他们的对话变得就是很容易!”
徐争斟酌了一下,然后把《泰》的创意说了出来。
“…这个想法很好,不过,如果再增加一个人呢?”
第三十一章 建议和新朋友
徐争抬头,皱着眉头看了眼许辉。
他下意识地认为许辉想要塞人…
没办法,许辉除了是一导演,他还是一家娱乐公司的董事长。
捧自己旗下艺人,那是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这对于导演来说挺难办的,任何导演都挺讨厌有人干涉剧组,增加一个角色?哪有那么简单,你以为是67集的《楚乔传》?
还没等徐争说话,炮辉主动解释道:“我是觉得你跟宝强两个人,笑料虽然密集,但难免有些让人审美疲劳,如果加一个对手呢?假设他的身份是你的对手同时他又是你的同学,那能引发的笑料,就会很不一样…”
喜剧电影,尤其是国产喜剧,其实人物关系一旦树立起来,剩下的就是往里面添加笑料。
《泰》之所以大获好评,除了因为同档期的电影不给力外,它本身电影的质量不算太差,其中人物关系设定的很好。
徐争和王宝宝继续《人在途》的欢喜冤家路线,再加上黄博的加入,又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新的看点。
黄博的作用除了贡献笑点,更主要的,他能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往前发展。
徐争是很聪明的人,否则,他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泰》《港》就跻身华语最卖座系列电影。
他很快就get到了炮辉话里的意思。
简而言之,就是再增加一个人设,通过这个人,再建立两段关系。
这么一来,能让整个《泰》的故事更加立体化,逻辑上也更加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