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页)
的物品卸下,装上去。又打开超市的门,把里面的赈灾物品一箱箱的搬出来,装上车去。没多久,几辆货车都装得满满的。
四下散去的人们又渐渐地围拢过来,远远地看着警察装车。
“都是些赈灾物品,这样搬来搬去的多麻烦,干脆把它们分到百姓手中不就行了。”八戒嘟嚷道。
八戒在半空中发着牢骚,下面的警察却已经钻进了警车,领着几台货车,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远远围观的群众偶尔有人扔过来一两块石头,砸在车身上,发出一下沉闷而微弱的响声。警察也不管,车子依然往前开。
“唉,就这样收场了,一点高潮都没有。想不到一个大辣椒就把大家吓坏了,这些老百姓也太软弱了吧。”八戒感叹道。
“哈哈,你现在站在半空中说风凉话,刚才还不是鼻涕眼泪齐发?常言道,民不与官斗,呆子,结局往往
都是这样的。不过,这次好像有点例外,经过这一次地震灾难,大家的心态好像发生了变化,你看,车队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事情似乎还没有结束呢!”悟空说。
八戒一看,果然如此。车队扬起的滚滚沙尘后面,跟着无数的人,大家脚步匆匆,走得慢的,干脆小跑着。
车队走了一里多路,到了派出所门口,就停下来了,警察们跳下车来,把车上的赈灾物品往下搬,堆放到派出所里面空旷的地上。刚卸完,后面紧跟着的百姓已经陆续赶来,把派出所外面围了个密不透风。
“我们也下去看看。”悟空说着,和八戒按落云头,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在派出所门口。
“哇,人好像更多了!”八戒暗暗乍舌。看看人群,有的人举着标语,有的人拿着木棒铁揪。
大批的警察在门口荷枪实弹地警戒着。
凌所长和梁队长在门口站着,注视着外面黑压压的人群。回到了派出所,凌所长的神色肃穆了很多,他环视人群一周,大声地对大家说:“赈灾物品已经运回派出所,等着警察调查取证,大家都跟来了,是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要求有媒体介入调查!”有人说。
“我们警察办案,大家还信不过吗?不过,大家的心情我理解,所以我们也已经积极联系媒体,欢迎媒体的舆论监督,增加办案的透明度!”凌所长朗声说。
凌所长这一番表态,令大家意料不及。刚才在超市门口不是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拍照的吗?怎么转眼之间态度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我们不太相信,所长你不是又在忽悠我们吧?”有胆子大些的人大声说。
“不会,我凌某人一诺千金,大家请拭目以待!”凌所长笑了笑说,“小陈司机还在派出所,一会他将接受派出所的询问,整个过程将有媒体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可以说,审案过程绝对是透明的,不存在暗箱操作。”
喧闹的人群静了下来。大家都用期盼的目光搜寻着那个省报记
者,但是大家找来找去,还是一无所获。
“人呢?那个记者去了哪里啦?”有人疑惑地问。
凌所长心里有数,那个记者在刚才的混乱之中已经被他的人悄悄控制住了,这时候也许在某个地方喝着咖啡呢,当然不会在这里出现。
正在大家翘首以待的时候,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拨开人群进来了,他的前面有两个彪悍的警察在为他开路。
“请让一让,记者来了。”警察一边拨拉着挡路的人群,一边高声吆喝。大家一看,中年男人的脖子上吊着一台沉重的相机,脸上因为赶路滴着汗。他的脸上挂着微笑,向注视着他的人们点着头。
“哦,我还以为是什么大记者呢,原来是镇文化站的老李啊!”有人认出了这个“记者”,原来是镇文化站的李兵。
难得有机会成为大家目光的聚焦点,老李自豪地朝大家点头微笑。
“切,原来凌所长找的大记者就是李兵啊!”有人不屑地撇了撇嘴角。这个李兵很多人都
认识,初中没有读完,在农村打滚了几年,后来他的老爹在镇文化站退休了,他才得以做了个临时工,一做就做了十年了,终于也熬到转正了,端上了一个铁饭碗。平时也有稿子在县报上发发的,不过都是些一百来字的小新闻,据说还是主编反复修改的。
“终于盼到你来了,大家都等得很心急呢!这下子好了,有了媒体工作人员的介入,大家大可以放心了吧?”凌所长一把抓住老李的手,对大家说,“老李大家都不陌生吧?就不用我介绍啦。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