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页)
甲上都装了风哨,但士兵御剑飞行或急速奔跑时,风哨便迎风而响。此时,数万人同时冲锋,刺耳的风哨声响成一片。
方笛身边的五百名赴那战士,分成前后两排,面对十余倍敌人,端起了“尹喜弩”。
罡气波的精确距离一般是三十丈,和清凉弩、冥弩差不多。梵军冲锋的习惯,是在四十丈时祭起护体罡气。
而在这次冲锋中,新梵军才冲到五十丈的距离,便已遭到了弩箭的攻击!
起初,天问的新神使们,以为这只是流矢的误伤。但很快,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赴那军的硬弩,在五十丈外,便穿透了没来得及祭起护体罡气的新梵军,有时,甚至能达到一箭双人的效果!
第十一卷说冥
第八十七章赴那之战'上'
成排的新梵军,在五十丈之外便倒下。
三面围攻才刚刚展开,新梵军就已在赴那军的头两轮箭雨下损失了数百人。
天问在进军赴那之前,就已经明白:对于梵原人来说,攻城不是强项。他虽然没有象尹喜那样,将研制新军备摆上日程,但也对新梵军的战法作了一些调整。
御剑的新梵军全都落下地来,从中军调出盾阵向前缓进。
盾牌因其笨重,在修真界极少使用。清凉境的骑兵速度最快,多使用双手持长矛突击,持盾会减少冲击的力度。而北冥的冰兽骑兵虽经常使用单手兵器,但玄冰兽的皮甲本身就是最好的防御。对于梵原人,盾牌则会大大阻滞御剑飞行的速度。
天问专门训练的盾阵,正缓缓向城门挺进。
数百面大盾,结成龟壳一般的防御。铁制的厚盾,可以毫不费力地挡住御剑境修真者的罡气波。
尹喜弩的威力,较罡气波为强。在厚盾上打起一片火星,但再难透盾而入。盾阵行进得很迟缓,但却能减少冲锋时的伤亡。
持盾的新梵军,几乎干不了别的事情,只能全力擎盾,接死抵挡弩箭和罡气波。而在三百人的盾阵之下,可以掩护千名军士。
后续的冲锋军士,焦急地等待在五十丈开外。只要盾阵移动到城墙附近,千名士兵攻上城头,赴那军的强弩便会失去效力。那也是全体冲锋的时候到了。
越接近城墙,新梵军盾阵所经受的压力就越大。如雨的弩箭,不时从间隙中钻入,射伤擎盾士兵。
但是这样的盾阵,绝不允许被打出空缺,否则伤亡便会迅速扩大。天问在训练中,极其注重这一点。于是,为了保持前进速度与队伍相同,倒下的擎盾士兵旁边,马上有人补上。
盾阵进行得很迟缓,但却没有停止,四十丈,三十丈,二十丈……眼看便要挺进到城墙。
方笛在城墙上看得焦急,远处的敌人已在组阵,准备大规模的冲锋。
摩伽妙果断地向城下跃下,四名神龙骑士跟着出击,强横的罡气波密集地打在盾阵的龟壳上。
城头的弩兵为避免误伤神龙骑士,停止射击。二千天问前军趁着弩箭暂停的一丝机会,已发动了冲锋。
这一批神龙骑士都是新近仓促选出,没有一个是神武境修为,他们的罡气对盾阵无法构成威胁。
“神龙骑士,退!”摩伽妙已经隔着厚盾,击倒了许多擎盾军士,但盾阵却不见瓦解。
神龙骑士急退回城头,但是两千名敌人已冲进罡气波的范围之内,开始对攻。
摩伽妙大喝一声,跃起直落在盾阵顶上,出手如电,向当中的一面盾牌拍下。那盾立时向下矮去,摩伽妙钻入龟壳之下,左右劈杀,一丛盾浪飞起。
严整的盾阵终于破去,盾下的千余名士兵失去防御,在几名百士长的率领下,强行向城头攻来。
盾阵虽破,但天问的目的也已达到,两千前军与守军相持中,中军和后军亦全数压上。
五百守军,面对七千敌人的冲锋!
方笛回头向东西两处望了一眼,那里的城头也已开始了近身搏杀。
赴那城中的高手虽较天问军多,但面对十几倍的敌人,便如汪洋中一片浮叶。
负责驰援的赴那中军,立即分散到三面。
天问军的战术是避过高手,先对普通赴那军士下手,以五打一,以十打一,悍勇的赴那战士一个个倒下。他们只要被砍到一刀,行动稍缓,便会有三名以上的天问军乱刀砍至。
只有神龙骑士和少数修真高手附近的赴那战士,才能结成零散的小阵,有效地劈杀敌人。方笛死死地把尹喜护在身边,不离摩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