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己说得太满,以致引来相反的后果。万一研究失败了呢?岂不是要被上头追究责任?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刘广梁忽然插了一句,颇为赞赏的说道:“百户大人,赵孟吉的老子曾经在兵部军器局做事,是军器局最老资格的工匠,军器局主事赵士祯也是很看重的。赵士祯引进鲁密铳的时候,他老子也是有份参与的,还亲自仿造出第一支鲁密铳,受到赵士祯的嘉奖。可惜,他老子后来得罪了权臣,全家都被发配到了边关,到了咱们宁夏镇。属下认为,这个燧发枪要做出来,还是有几分可能的。”
徐兴夏顿时又惊又喜的看着赵孟吉。
赵士祯?
这个名字还真是有点熟悉。
明朝仿制的来自海外的鲁密铳,好像就是赵士祯发明的!刘广梁既然也这么说,那就没错了。明末的几个大发明家,赵士祯应该算是一个,也是比较早期的一个。只可惜,他在五年前(公元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
眼前的这个老工匠,居然是赵士祯看重的手下后人?不错,不错,老子这次绝对是捡到宝了。以赵士祯的本事,应该会留下很多的相关资料。他死了以后,手下的人,都应该得到不少的好处。那些宝贵的研究资料,他的手下,应该都会保存有一部分。
只要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然后投入足够的研究资金,肯定可以制造出犀利的火器来。有自己的先进理论,加上有经验的工匠,如果还无法制造出比较先进的火枪,实在是愧对穿越者的身份啊。
徐兴夏缓缓的说道:“那个……赵孟吉,我也听说过你父亲的大名,我希望,你能够像你的父亲一样出色。”
赵孟吉受到徐兴夏的鼓励,脸色微微发红,有点激动的说道:“大人,属下愿意试一试。”
徐兴夏满意的说道:“好!你还年轻,就是要有这样的闯劲!”
他很爽快的拿出四锭重约五两的银子,每人都给了一锭,缓缓的说道:“我知道大家的家里,生活都很困难,这些银子,大家先拿着,先改善家里的生活。以后,只要大家尽心尽力的给牛角墩打造武器,我保证不会亏待大家的。如果你们帮我成功的将燧发枪的击发装置研究出来,我还会给你们奖赏的。”
四个匠户拿到银子,自然欢喜,就是刘广梁也不例外。关键不在于这五两银子,而在于徐兴夏有长期的武器需求。这就意味着,他们这些工匠,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都有一点额外的收入,再也不用苦巴巴的过日子了。这当然是好事。
徐兴夏又说道:“除了燧发枪,还有一些事情,需要麻烦诸位。”
他这次提到的,就是明军常见的装备了。牛角墩的武器装备,的确是太差了,基本上都被徐兴夏当做垃圾扔掉了。但是,扔掉以后,还得补充啊。没有装备,怎么打仗?总不能让士卒赤手空拳的和鞑子肉搏吧?从余力钧那里,徐兴夏得到的信息,还是不要依靠上级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吧。要不然,上头拨付下来的,肯定又是另外一批破烂货。为此,徐兴夏决定,还是自己掏腰包算了。
在不知不觉间,徐兴夏已经有点将牛角墩看做是自己的地盘,将牛角墩的士卒,都看做是自己的家丁了。这里的人和物,好像都成了他的个人私产。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很正常,你们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难道不属于我私人所有吗?你们要是不依靠我,苦巴巴的等待上级发放钱粮,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呢。
徐兴夏需要自己掏钱的装备,有什么呢?有大明边军普遍使用的桑木?黑漆弓、桑木?雀桦硬弓、黑漆鲨鱼皮边弓等。至于配套的弓箭,则是黑雕翎桦木杆凿子铁箭、黑雕翎竹杆射马铁箭、黑雕翎碌扣破甲铁箭等。这些武器,并不是用来主动出击鞑子的,主要是用来训练士卒的基本手感,用来防守牛角墩的。
除此之外,还有马匹使用的鞍、辔、鞭、响铃、顿项等,都得全部自掏腰包。牛角墩有三十匹的战马,要全部配备整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不配备也不行,你不可能指望士卒们自己配备。如果他们有这个能力,也不会来给你当家丁了。没办法,徐兴夏决定还是自己主动的掏腰包好了。你要是等靠要的话,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最后又等到一些什么样的破烂货。
除了武器,还有其他一些军用物资,也是要添置的。军队就要有军队的样子,哪怕是自己的家丁,也得盔甲鲜明,精神抖擞,焕然一新。盔甲之类的,暂时可以缓一缓,军装却是必须立刻添置的。还得是全新的军装,破烂货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