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我跟你急,哼!”王晖听了孙虎的话立马急了。
“好好…你先来唐山吧,到时给我来电话,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要说带东西吧,你就多带点银子就行了,我怕兜里的钱顶不了多长时间,OK?”
“好,就这么着,到了我给你电话,拜拜!”
走到院子里,孙虎才开始打量自己住的地方,这是唐山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一排四间青砖平房,三面围墙,南面正中是大门,西侧是一间小房,院子很大,足有半亩地,上面是一块块的菜畦,秋后的季节,菜畦里已经没有什么新鲜蔬菜了,只是在靠墙角的地方有三棵茄子秧毫无生气矗立着,上面有几个硕大的茄子耷拉着,一看就知道是给来年做种用的。
孙虎懒洋洋的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回想起昨天晚上自己一个人跑到这个村子,那是又急又饿,看到这家亮着灯光就拍了拍门,开门的是一位六十多岁得老大爷,后来老大爷让出了老两口的卧室让给了孙虎,可是孙虎怎么都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是那封血书和刘梅,还有这一天的遭遇,“人吃人肉、鬼吃鬼体”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奶奶让我离远点,是让我离开这里?还是刘梅根本就不在这里?
“小伙子,睡醒了?赶紧洗洗脸吃晌午饭吧”这时从另一间屋子了走出了一位老大爷,正乐呵呵冲孙虎喊着。
“唉哟,大爷,太谢谢您了!昨天要不是您,估计我得冻个半死了,”孙虎赶忙从思绪中脱离出来客气的回应着。
“哎,客气啥呀,谁还没有个马高蹬短的时候,来吧,饭都熟了,咱爷俩喝两盅”老大爷热情的将孙虎让到了屋子里。
饭桌上已经摆好了四个小菜,一盘花生米、一盘拍黄瓜、一盘墨斗鱼炒韭菜,还有一盘孙虎最爱吃的猪头肉。
“家常便饭,小伙子你就凑活吃点吧”老大爷示意孙虎坐下,随手拿起酒桌上的一瓶郎酒倒满了两杯,“来,这可是我珍藏多年的老酒了,一般人我还舍不得给喝了,来,干。”老大爷说完一扬脖喝光了满满的一杯酒。
“我也干”孙虎被老人的热情感动了,端起面前的酒盅也喝了个精光。
喝着酒通过和老人的谈话,孙虎才知道,老人姓吕,有两个儿子都在外地上班,老人住不惯城市里的弹簧床,怎么觉得都不如躺在老家的土炕上舒服,所以就一直生活在农村,这个村叫甜井庄,因这个村里的井水味道有甜味,老辈子人就以井水的特点起了村子的名字,这个村离孙虎去过的赵各庄只有几里地的光景,属于一个镇管辖,这里世代都是地地道道的以农耕为主的田园生活,在这个地区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富裕的脚步还没有彻底迈进这个边远的小村子,老人就是靠上班的儿子给点生活费,自在的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平时没事就养养猪、种点菜,生活也是蛮充实的,在同等的老年人群里还是算很惬意的。
“大爷,能给我讲讲村外边那片杨树林吗?”孙虎迫不及待的问到了那个让他心有余悸的地方。
“哦?你去过那吗?我说昨天晚上看你心神不定的,还别说,那里一般人还真不敢去”老大爷皱起了眉头。
孙虎看到吕大爷的神态,立刻意识到昨天闯入的杨树林肯定不是个简单的地方。
………【第五章 稻草杀人】………
盘古开天,世界一片混沌,唐山地区当时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造山运动逐渐让海水退去,几亿年前,这里成了一片海滩,随着时光的流失,海水渐渐的远去,这里成了一片盐碱滩,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和逐渐壮大,这里渐渐的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地方竟然有了一片几十平方公里的沙漠,老辈人就围绕着这片沙漠逐渐建立很多个自然村落,也有的说,这里的人们是燕王扫北后,从山西洪洞县搬来的,总之,这个地方人类活动已经很有年头了,盐碱地经过经年累月得风吹日晒,加上丰富的水系,这里成了北方水稻最易生长的地方,靠河而居一直是人类居住的最大特点,但是无论是大河还是小河都没有一条穿越这片沙漠,总是曲折回环的绕开,最终汇流到渤海之中。但是这片沙漠的下面却有着丰富的水源,因此这里的沙漠倒更像是一个绿洲,上面长满了各种藤类植物和各类的树木,由于没有遭到人类过多的破坏,这里逐渐形成了浓郁茂密的森林。
种水稻的年头已经没人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大米成了这里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由于种类以及品种的优良,这里盛产的大米,不但好吃,更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收益,这里也是首都北京高档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