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页)
便在出逃前精心准备,难度也会很大,那些投资给他的人,都是亦步亦趋地跟着,能玩什么花样大家都清楚,所以……”
“人先走,钱跟着走……还有人在替他办事?”孙启同道。
“对,而且这是最安全的方式,他最近拿到了一笔投资是在出逃前一天,八千万,这笔钱分流到艾思利华的账上当做加工成本,而成本根本没有这么多,而在艾思利华厂里的账上,原料收购、人工费用及差旅报销等疑似消化成本的假账,就有四千多万……如果一笔一笔核实,肯定能发现问题,可惜我们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巩广顺道,这是一类大头小尾的做假手法,那些钱会被化整为零,之后再化零为整,消化在你很难一一查实的支出里。
“对,这是一个团骗,大家都拿好处,所以都不吱声,而找不到罪魁祸首,其他人都可以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孙启同道,滞留的鑫众人员,像特么受过训练一样,全成受害者了。
孟子寒稍停片刻接着道着:“如果我们没有证据,就无法界定原始股的诈骗,只能界定他在津门的非法集资,现在投资人都在不遗余力的使力,要求依法清算,其目的不言而喻,如果无法界定这个企业的经营违法,那所有封存的资产、资金,我们就没有主动权了……现在是各方逼着我们定性,我们定性非法集资加变相发行原始股诈骗肯定通不过,然后这些资产、资金,都可以由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
“那就成了一场洗劫了,赤裸裸地对中小投资者的一场洗劫。”马文平道,最倒霉的恐怕还是那些高价买回商品,捧着一堆原始股废纸的投资者,因为那就是赠送的,没人回购你活该。
“对,应该是这样。说不定这些所谓的债权人里,就有不少蔡中兴的同伙。”孙启同道。
但那些在回购,在斥借、在斥资中谋利的影子公司,同样无法用完整的证据链界定他们违法,能查到出入账,大多是应付利息和借款,天知道他们是怎么密谋的。
“那么我们苦守在这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他来彭州搞这么大的声势,唯一的目的就是趁乱出逃。”巩广顺道,委婉地提醒了一句,现在的重心,应该放在津门。
马文平看着领导,其实孙组长的行事诡异更甚于那群骗子,这一天不闻不问,似乎都搁下了,孙启同笑笑道着:“那你们说,现在重心应该在哪儿?”
“在没有出走资金上。”巩广顺道。
“但你不知道他有多少人脉,有多少方式洗走钱,等你发现,已经晚了,大部分经侦都不愿意办非法集资案,原因在于,所有的集资骗局,大部分都追不到人和钱,就即便追到人,也追不到钱。”孙启同质疑一句,巩广顺瞬间闭口了,那个难度似乎更大。
“那我们应该盯住查封的资产,想办法捋清他在生意上有往来的各家商户。”孟子寒道,以他经侦的思维,总会有蛛丝马迹的。
这话太年轻了,孙启同笑笑告诉他:“小伙子,你要再干十年就懂了,经济案件拖几年都是短的,那些神通广大的公司,你要不点中他的死穴,你连门都进不了。”
这就是所有经侦都不愿意办非法集资案件的原因,上级的话听得孟子寒脸红了一阵,知道上级所言不虚,那现在就是了,堂堂的专案组,依然要在舆论的压力下,放人。一面是各方压力逼着定性,一面肯定又是拖而不决,只要找不到证据,抓不到主谋,那就避免不了资产被强制执行,中小投资被洗劫的后果。
“孙组长,那我们现在……好像没有重心了?”马文平道。
孙启同欠了欠身子,像是思忖是不是该交底,他看了看,看了两次,喃喃地道着:“谁说没有,特勤正在找藏匿的证据……我唯一不确定的是,你们说,这些证据会被销毁吗?”
“应该不会吧,如果销毁,那只能蔡中兴一家抗罪,对于共犯来说,都不会这么大方。”孟子寒道。巩广顺也点点头道:“这应该是个保命符,如果销毁,现在该追杀蔡中兴了,他一死,没走的黑钱、拿不走的资产,可就正好换主了。”
“那就好,如果在,我们就有逆转乾坤的机会。”孙启同若有所思道。
“能找到吗?这是以货车司机的行车路线追踪,可区域那么大呢。”马文平道,然后又奇也怪哉说着:“整整一车凭证啊,他们真敢藏起来?”
似乎更不科学,孙启同却是驳斥道:“你觉得他们还有什么不敢的事?而且有那一件不是突破你思维极限的事?为什么就不能藏起来,有这玩意在,现在他可就是大爷,可能津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