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页)
“哪儿的话,我们杂志能刊登您的作品,这也是我们杂志的荣幸,不过这个专栏叫什么名字为好?还是请您先说吧。”
“就叫《文化苦旅》吧。”
“嗯,非常好的名字,很有韵味。”
又笑谈了两句,挂了电话,审了半天稿子的刘玉川精神振奋起来,昂首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对着编辑部的人喊道:“有大事干了,各位!”
而在电话这一边,顾阳也收起手机,怔神了片刻,无声的笑了。
自从游历以来,他和叶谦跑了不少地方,见识了不少风景,大大的增加了自己的阅历,不由得想起了前世余秋雨先生的游历散文《文化苦旅》,在这种时候,这篇散文集是非常不错的表述对象,拿过来一用,倒是可以。
一篇一篇,一日一日,发的不仅仅是前世的优秀文化作品,也在培养自己的文学之心。
再过些日子,自己也可以试着在这搬运中参杂入自己的作品,看看能否入选,而这,也是对自身现在实力的一种考验。
心中想着未来,他迈步走出身处的这间小屋子,看向外面。
那是一片幽蓝色的平静大海。
金色的沙滩,起伏的层浪,看不见边际的蔚蓝色天空中,几只白色的鸟儿在低沉起伏的飞翔环转,略带有潮湿气息的风儿铺面而来,带给少年一股淡淡的舒爽之意。
迎着这壮阔的场景,心中有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欢喜热切。
静观许久,顾阳由心而发的大喊,声音在这波澜掀起的音潮中并未抵消殆尽,而是越发的惊彻。
“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此时,在办公室里,诗歌杂志《青芽》主编孙亮正捧着一张写着这首诗歌的纸,安然的坐在自己座位上,静静阅读。
这不知道是他第多少次的赏析它,阅读它,但仍旧如初次见到一般,深深的将他带入诗歌中的意境中,无法自拔。
这首诗歌的名字,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默然又读了一遍,孙亮暗暗抚摸着自己下巴下面留着的浓黑山羊胡,由衷的再次赞叹:“真是一首好诗啊。”
得到这篇诗歌后,杂志的主编不停的来精读这一篇诗歌,然而,无论多少次的阅读这一篇诗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怎样美丽的一幅情景啊。
这首诗歌朴素明朗一种,又透着隽永清新的感受,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让即便是经历了无数风霜雨露的孙亮,都能感觉到诗人真诚善良的的祈愿。
这是一首极好的现代诗歌。显现出了诗人非同一般的诗歌创造力。
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便是那名才名满华夏的天才少年顾阳。
看完了整篇诗歌,孙亮小心翼翼的将其放入自己的抽屉,仿佛是在保存什么珍贵的东西一般。
在合上抽屉的一瞬间,他在嘴里喃喃低语道:“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想起那个少年年轻而又从容内敛的面孔。孙亮不由得又叹了一句:“真是才华横溢啊。”
这叹句并非是惋惜或者是遗憾的心情,而是确确实实的赞赏。
自从少年跟随导师叶谦在华夏全国进行一场游历之后,这已经是他从顾阳那里收到的第三份诗歌了,第一份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第二份则是一首短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再见。女郎(原诗是沙扬娜拉,也就是日语的音译,再见,在这里肯定是用汉语代替了,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