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 情何以堪(第1/3 页)
蜀中魁对绮云恨意未消,其实更恨的是自己,是那种难以掩饰的自责和悔恨。
诗云:铅华落尽人初散,昨日喧嚣诚可叹。
春来绿枝发几叶,秋去霜桐余万寒。
茫茫丝雨遮断树,滚滚红尘铺满天。
过后方知岁月短,当年只笑路尚远。
自从经历了那次事件,蜀中魁的心近乎于半死之状,可谓悲哀莫大于心死。不然,以蜀中魁的人品和武功修为,也断然不会去侍奉一个朝廷藩王,去做那昧良心的事情。
那次事件,事出突然,却事出有因,有冥冥中的天意,有不可测的诡谲,其实最多的是人性的考验,对于男女之间的那种暧昧的一种最大的考量。蜀中魁是那次考量中的失败者,故而一时抬不起头,无颜面对轩辕子,武仙和裘天狼三人,才在事后,毅然决然的离开蜀州,企图了此残生。
可是,造化弄人,他没去成东瀛,却到了高丽,却又不得志,进而回转漠北,才遇到了上党王,转投官府做近身侍卫,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偏偏事情就是这样,你越不想如此,偏偏就会如此。
蜀中魁原想着,自己投入了官府,也许此生再不会与蜀州几个相遇了。
可惜,阴差阳错,他跟着上党王来到了扬州,因为喜公公之事,又遇到了故人武仙,进而交手,交手只一合,便知这些年武仙武功更精进了,而自己思及过往的种种过错,一时无颜。
接着便是遇到了杨卓,这个蜀中魁最不愿意面对的彭晖的大弟子,蜀中魁更是汗颜。
蜀中魁没想到,这许多年来,彭晖却并未怪责过蜀州怪杰,也未有牵连到自己和绮云使者,多年来不曾向亲传弟子发泄其中的不满与愤懑,将仇恨代代相传。由那天杨卓的情绪表现,就可知道彭晖对杨卓的教导中,是包含激情,却不带负面情绪,这种教导使得杨卓并对蜀中魁恨不起来。
越是如此,蜀中魁越是不安,越是觉得愧对彭晖师徒。
当初,蜀中魁到了漠北,没有遇到上党王之前,也曾想亲自去找彭晖解释清楚,当年的情由和其中的隐秘细节,也可以将心中的包袱放下,让自己轻松一些。
可惜,三次他都到了彭晖的门前,而止步不前,未得见过一次彭晖的尊颜。
蜀中魁自恨自己不够磊落,也不够胆气,没去见这个昔日的故人。
蜀中魁看见过杨卓和彭晖习武,也知道一点师徒间的切磋,他自觉彭晖却是个磊落的汉子,不比自己这般龌龊,欠下了桃花债不说,却无辜冤枉了彭晖,造成了终生遗恨。
蜀中魁在暗处看过几次师徒的练武,却也不好去搅扰,最后飞身而去。
此后,蜀中魁想把此时深深埋藏心底,也许时光会冲淡这一切的悲苦,一切的辛酸无奈。
可是,事与愿违,二十年后,自己重新见到了绮云使者,还见到了彭晖的大弟子杨卓,还见过了故人武仙,轩辕子却永远的消失了,成为了蜀中魁心中的隐痛。
种种兰因絮果,却不知从何说起,蜀中魁长叹一声,一时默然。
怨恨是无用的,隐瞒是徒劳的,事情终究还是揭破为好,蜀中魁曾经这样想过。
面子,尊颜,使得蜀中魁一次次去见彭晖,而终于止步不前,无法宣之于口。
这即是蜀中魁的最大悲苦,为了情面,而甘愿自己承受这杯岁月的苦酒。
蜀中魁原本酒量惊人,在那以后更是无酒不欢,在上党王眼里,蜀中魁是不会醉的奇人。
蜀中魁对于酒的嗜好,从此加剧,偶尔也会找几个上党王府里的侍女去寻欢,可是每到想起绮云之事,顿时兴致全消,变得异常暴躁。
上党王听闻此事,隐约猜知,他是受过女人之累的人,这种事势必十分隐秘,也不好直接探问。
蜀中魁对酒独酌,常常回想起李白的豪情万丈的《将近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