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页)
四'言此数子非汉祖之敌,不足奋发英灵而惮畏之也。
赞曰:天地闭革,'一'野战髃龙。'二'昌、芳僭诈,梁、齐连锋。'三'宠负强地,'四'宪萦深江。'五'实惟非律,代委神邦。'六'
注'一'革,改也,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注'二'喻英雄并起也。易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又曰“髃龙无首,吉”也。
注'三'梁王刘永,齐王张步。
注'四'据渔阳也。
注'五'起庐江也。
注'六'易曰:“师出以律。”律,法也。言反叛非用师之法,故更代破灭,委弃其神嚱之国,伏于光武也。
校勘记
四九一页六行*'子'*舆年十二据刊误补。
四九一页九行林等因此宣言赤眉当*'至'*立刘子舆以观觽心校补谓袁纪“当”下有“至”字。今据补。按:脱“至”字则文意不属。
四九一页一0行景帝七代孙也按:校补谓平干缪王元乃景帝曾孙,“七”字误。
四九二页六行林等遂率车骑数百“率”原斗“卒”,据汲本、殿本改正。按:影印绍兴本此卷原阙,系取它本补配者,故斗字特多,以下遇有极明显之斗字,皆据汲本、殿本改正,不作校记。
四九二页七行制诏部刺史郡太守*(曰)*据刊误删。
四九二页一0行南岳诸刘为其先驱按:钱大昭谓王莽分四方为四岳,故有南岳之称,犹云南方耳,注言舂陵近衡山,故曰南岳诸刘,误。又按:袁纪“其”作“朕”。
四九三页一0行光武乃引兵东北围钜鹿按:张□谓“东北”当作“东南”。
四九三页一六行顾得全身可矣按:“顾”原作“愿”,“矣”原作“乎”,径据汲本、殿本改。
四九四页一行*'因'*急攻之据汲本、殿本补。
四九四页四行立与平帝外家恚�辖煌ò矗豪畲让�健傲ⅰ弊忠伞白�弊种�蟆�
四九五页一二行骑都尉王霸按:集解引洪颐鹚担�健捌锒嘉尽钡币拦馕浼汀⑼趿捍�巴醢源�鳌捌���薄�
四九五页一五行时平狄将军庞萌反叛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平狄”盖延传作“平敌”。
四九六页三行帝常称曰汲本、殿本“常”作“尝”。按:常尝古通作,后如此不悉出。
四九六页一0行*'师'*次任城据汲本、殿本补。
四九七页一0行故城在今沂州承县东北殿本“承”作“丞”。按:前文注亦作“丞”。
此县以氶水所经而得名,氶古作“承”,故两汉志并作“承”,旧唐志作“丞”,新唐志作“氶”。
四九七页一三行进尽获其妻子按:刊误谓案文多一“进”字。
四九八页一二行步大陈兵引闳按:李慈铭谓“引闳”下当有“入”字。
五00页八行闳持上太后按:汲本、殿本“持”作“驰”。
五00页一二行颍川许昌人也按:集解引洪亮吉说,谓许县献帝徙都后始改许昌,前汉安得有此名,此史误。
五0一页七行*'见'*韩非子也据汲本、殿本补。
五0一页八行攻杀安风令按:注“安风”作“安丰”。刊误谓注当从传作“安风”,殿本考证则谓安风为侯国,而安风则县也,传言杀令,则似当从注作“安丰”。
沉家本谓据窦融传,以安丰、阳泉、蓼安、安风四县封融为安丰侯,则融未封之前,安风、安丰并为县,注作“安丰”,而正文作“安风”,难定其孰是。
五0一页一三行父宏按:东观记“宏”作“容”。
五0二页七行每一卿置元士三人按:刊误谓当作“每一卿置大夫三人,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五0三页一一行而渔阳差完有旧盐铁官按:前书地理志渔阳有铁官,无盐官,此“盐”字当衍。通鉴无。
五0四页一三行伪称宠命教收缚奴婢按:刊误谓多一“命”字,教即暣下之书,下文自有“命”字。
五0六页三行三水县有左*(右)*谷据续志删。按:校补引张□说,谓今续志“三水”下但有刘注云“有左谷,卢芳所居”,无“右”字。
五0七页四行云中太守桥扈按:光武纪“桥”作“乔”。
五0八页二行匈奴遣数百骑迎芳及妻子出塞按“百”下原衍“万”字,径据汲本、殿本删。 后一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