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1/4 页)
二五一九页一0行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按:殿本考证谓魏志嵩少子德。
二五二一页五行*(将军)*侍御史护丧刊误谓按超赠将军尔,不可使将军护丧,明衍二字。今据删。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治要无“将军”二字。
二五二二页四行输作右校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案输作者皆左校,此独右校,待考。
二五二三页四行京兆尹袁逢于旅舍阅参车三百余两按:李慈铭谓治要“车”下有“重”字。
二五二四页二行其本魏郡人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其”下疑脱“先”字。
二五二四页七行增邑三千户按:校补谓“邑”下盖脱“至”字。此并前六百户合为三千户也,否则下文增邑四千六百户,并前不止七千六百户矣。
二五二八页五行节等宦官佑薄按:集解引周寿昌说,谓“佑薄”之“佑”,恐应作“祜”,盖吕强原疏避安帝讳也。
二五二八页八行陛下或其琐才汲本、殿本“或”作“惑”。按:或与惑通。
二五三二页二行以为所献希之导引也按:“希”字无义,必有误,刊误谓当作“物”。
二五三三页一一行下邳徐衍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衍”作“演”。
二五三三页一一行汝阳李巡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汝阳”经典序录作“汝南”。
二五三三页一一行北海赵佑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佑”作“裕”。
二五三四页三行黜为关*(中)**'内'*侯按:殿本考证谓何焯校本“中”改“内”。
今据改。
二五三五页一行郎中中山张钧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郎中”作“中郎将”,“钧”作“均”。
二五三五页八行后中常侍封谞徐*(奏)**'奉'*事独发觉按:“徐奏”当依皇甫嵩传作“徐奉”,通鉴亦作“徐奉”,各本皆未正,今改。
二五三五页一一行狄道诸郡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狄道非郡名,当云“陇西”。
二五三六页九行故聚为私臧复*(臧)*寄小黄门常侍钱各数千万据李慈铭说删。
按:李云治要无下“臧”字,是也,当据删。
二五三六页九行张常侍是我公汲本、殿本“公”作“父”。按:通鉴作“公”。
二五三七页五行形象兆见按:“形”原斗“刑”,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五三七页一二行三*(世)**'代'*以嬖色取祸据汲本改。
二五三八页一行故少主凭谨旧之庸按:“主”原斗“王”,径改正。
二五三九页一行由辨之不早辨也按:两“辨”字原并斗“辩”,径改正。
二五三九页一行盖言慎也按:“慎”原斗“顺”,径改正。 后一页
后汉书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 第六十九上
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一'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恚Ш辍⒘趵ァ⒒溉僦�剑�条喽��S谑橇⑽寰�┦浚�饕约曳ń淌冢�子惺�⒚稀⒘呵稹⒕┦希�惺榕费簟⒋笮∠暮睿��搿⒙场⒑��翊笮〈鳎�呵镅稀⒀眨�彩�牟┦浚��2畲巫芰煅伞�
注'一'礼记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一'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二'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天子始冠通天,'三'衣日月,'四'备法物之驾,'五'盛清道之仪,'六'坐明堂而朝髃后,登灵台以望云物,'七'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八'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注'一'笾豆,礼器也。竹谓之笾,木谓之豆。干,盾也。戚,钺也。舞者所执。
注'二'方领,直领也。委它,行貌也。委音于危反。它音以支反。
注'三'徐广舆服杂注曰:“天子朝,冠通天冠,高九寸,黑介帻,金薄山,所常服也。”
注'四'续汉志曰“乘舆备文日月星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