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2/4 页)
注'一'壮,少也。
注'二'季子,吴王寿梦之少子札也,封于延陵也。
注'三'饭音符晚反。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一'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二'
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三'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
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四'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
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注'一'太末,县,属会稽郡,今婺州龙丘县也。东阳记云:“秦时改为太末,有龙丘山在东,有九石特秀,色丹,远望如莲华。苌之隐处有一岩穴如窗牖,中有石黙,可寝处。”
注'二'四辅谓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三公谓大司马、司徒、司空也,并莽时官。见前书也。
注'三'原宪,孔子弟子,鲁人也。子贡结驷连骑,排藜藋过谢,原宪摄敝衣冠见子贡。伯夷,孤竹君之子,让其国,饿死于首阳山也。
注'四'请编名录于郡职也。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一'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匹,'二'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其贫无礼娉,令长吏以下各省奉禄以赈助之。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是岁风雨顺节,谷稼丰衍。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咸曰:“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多名子为“任”。于是徼外蛮夷夜郎等慕义保塞,延遂止罢侦候戍卒。'三'
注'一'东观汉记曰:“九真俗烧草种田。”前书曰“搜粟都尉赵过教人牛耕”也。
注'二'适音丁历反。
注'三'侦,伺也,音丑政反。
初,平帝时,汉中锡光为交址太守,教导民夷,渐以礼义,化声侔于延。'一'
王莽末,闭境拒守。建武初,遣使贡献,封盐水侯。领南华风,始于二守焉。
注'一'侔,等也。
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
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一'
注'一'累息,累气。
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胡骑休屠黄石屯据要害,'一'其有警急,逆击追讨。虏恒多残伤,遂绝不敢出。
注'一'黄石,杂种号也。
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一'自掾*(吏)**'史'*子孙,皆令诣学受业,复其傜役。章句既通,悉显拔荣进之。郡遂有儒雅之士。
注'一'校,学也。
后坐□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显宗即位,拜颍川大守。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少子恺,官至太常。
王景字仲通,乐浪□邯人也。'一'八世祖仲,本琅邪不其人。好道术,明天文。
诸吕作乱,齐哀王襄谋发兵,而数问于仲。及济北王兴居反,欲委兵师仲,'二'
仲惧祸及,乃浮海东奔乐浪山中,因而家焉。父闳,为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东,闳与郡决曹史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列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征之,道病卒。
注'一'□音诺甘反,邯音下甘反,县名。
注'二'襄及兴居并高祖孙,齐悼惠王肥之子也。
景少学易,遂广窥觽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蓺。辟司空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