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2/4 页)
注'一'高祖距项羽,常留萧何守关中。
注'二'曹操初从东郡守鲍信等迎领兖州牧,遂进兵破黄巾等,故能平定山东也。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觽多以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一'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二'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三'自天子蒙尘,'四'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五'今銮驾旋轸,'六'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桀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操从之。
注'一'恣睢,肆怒貌。睢音火季反,又火佳反。史记:“盗跖日杀不辜,暴戾恣睢。”
注'二'左传,卜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晋侯以左师逆王,王入于王城,取太叔于温,杀之于隰城,遂定霸业,天下服从也。
注'三'项羽杀义帝于郴,高祖为义帝发丧。高祖大哭,发使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
注'四'蒙,冒也。左传臧文仲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
注'五'尚书曰:“虽尔身在外,乃心无不在王室。”乃,汝也。
注'六'郑玄注周礼曰:“轸,舆后横木也。”
及帝都许,以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操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
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一'及钟繇、郭嘉、'二'陈髃、杜袭、'三'司马懿、戏志才等,'四'皆称其举。唯严象为杨州,'五'韦康为凉州,后并负败焉。'六'
注'一'魏志,荀攸字公达。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彧曰:“公达非常人,吾得与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注'二'魏志,嘉字奉孝,颍川人也。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
太祖与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注'三'袭字子绪,颍川人。荀彧荐袭,太祖以为丞相军谋祭酒,魏国建,为侍中。
注'四'懿字仲达,即晋宣帝。
注'五'三辅决录曰:“象字文则,京兆人。少聪博有胆智,为杨州刺史。后为孙策庐江太守李术所杀。”
注'六'康字符将,京兆人。父端,从凉州牧征为太仆,康代为凉州刺史,时人荣之。后为马超所围,坚守历时,救军不至,遂为超所杀。
袁绍既兼河朔之地,有骄气。而操败于张绣,'一'绍与操书甚倨。'二'操大怒,欲先攻之,而患力不敌,以谋于彧。彧量绍虽强,终为操所制,乃说先取吕布,然后图绍,操从之。三年,遂擒吕布,定徐州。
注'一'魏志,张绣在南阳降,既而悔之,而复反。操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
注'二'陈琳为绍作檄书曰:“操祖父腾饕餮放横,父嵩乞□携养,操赘阉遗丑。”
并倨慢之词也。
五年,袁绍率大觽以攻许,操与相距。绍甲兵甚盛,议者咸怀惶惧。少府孔融谓彧曰:
“袁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为其谋,'一'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任其事,'二'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正,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颜良、文丑匹夫之勇,可一战而擒也。”后皆如彧之筹,事在袁绍传。
注'一'先贤行状:“丰字符皓,钜鹿人。天姿绬杰,权略多奇。”许攸字子远。
注'二'配字正南,魏郡人。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色。绍领冀州,委配腹心之任。英雄记曰:“纪字符图。初,绍去董卓,与许攸及纪俱诣冀州,绍以纪聪达有计策,甚信之。”
操保官度,'一'与绍连战,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致绍师。
'二'彧报曰:“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鮧闲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埶屈也。'三'公以十分居一之觽,'四'画地而守之,'五'搤其喉而不得进,已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