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页)
围着几个人,陈军赶紧加快步伐要进办公室,却被刘庆生发现,叫住他:“陈主任!” 陈军只好停步,道:“‘老干部’啊?又来了?” 刘庆生道:“来了,来宣讲李支书的先进事迹。” 陈军道:“你先讲,你先讲,我还有事,等下来听。” 说罢,脚下的步子更快了,一边走,一边摇头:“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来到牛三立办公室,牛三立道:“你来得正好,院子里那个人是谁啊?” 牛三立手指向的,正是那个“老干部”。 陈军就把这个人的情况说了。 这人叫刘庆生,是前进村村民。从前几年开始,刘庆生就多次向乡里反映前进村村支书李保田的问题。那李保田在前进村当了20多年村支书,一手遮天,村里人都不敢惹他,这个刘庆生却是个例外,发了狠心要跟李保田作对,不但在乡里告,还多次到县里、市里告李保田,结果都没告倒。 刘庆生告李保田什么呢?一是长期霸占村里一个寡妇;二是村里的财务从来不公开,有贪污挪用公款的嫌疑;三是多次以集资修路的名义强行摊派;四是作风粗暴,打骂村民。 告了多次,乡里干部都认得他了,给他起了一外号叫“老干部”。 “老干部”有一次到市里要找市委书记告状,结果被拦下,送回乡里。这次估计老干部是吃了什么苦头,从此不告了,改为“宣传李支书先进事迹”。 怎么宣传呢?就是将李保田的问题当“先进事迹”宣传。比如霸占寡妇,就说他关心妇女,有一个寡妇长年守寡,日子十分难熬,李支书就经常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上门帮助寡妇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关于贪污挪用,就说李支书具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把公家当成自家,公家的钱想花就花,人家李支书也不吃独食,村支书吃肉,村里的其它干部也能喝到几口汤。 关于集资修路。就说李支书多次组织村民集资修路,在李支书领导下,村民的集资款越出越多,村里的路越修越烂。为什么越修越烂?李支书领导的好呗! 关于打骂村民,就说李支书辈份高,村里人都是他的晚辈,他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算是教育晚辈,是为了晚辈好。 乡里人都知道他在说反话,有好事的人还鼓动他说。 听了这些,牛三立问道:“‘老干部’反映的问题是不是属实?” 陈军就摇头:“乡里调查过,作了个结论:事出有因,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个去调查的?” “杜书记。” 牛三立又问:“这位‘老干部’不会闹事吧?” “不会。原来他态度很凶,从市里回来后,就变了,估计是吃了亏,不敢了,现在的样子,有一点装疯卖傻的意思,也就没人管他了。” 牛三立又看了看外面那个“老干部”,想了想,来到乡纪委书记杜国万办公室。 杜国万此时也正在关注院子里的“老干部”。 见牛三立进来,杜国万忙招呼道:“牛书记来了?” 牛三立点点头,手一指院子:“杜书记,‘老干部’的事,你知道吧?” 杜国万点点头:“恩,这个事,比较复杂。” “哦?复杂在那里?” 杜国万道:“就拿寡妇的事来说吧,寡妇自己不承认,李保田的老婆还跟寡妇结了干姐妹,民不告,官不究,寡妇都不告,‘老干部’告,相当一部分村民认为‘老干部’是多管闲事,还有人说‘老干部’有私心,他自己喜欢寡妇。” 牛三立点点头,没说什么。 杜国万接着道:“集资修路的事,因为涉及到乱摊派,乡里还是认真查了的,确实是集了资,也确实是修了路,但是村里为了省钱,请的是‘野鸡’施工队,施工队老板路没修完就跑掉了,路没办法修下去,还要再集资,村民就不答应,意见就大,再集资就更难了,这事李保田有责任,但也不能说是李保田造成的,想修路,想为村民办好事,好事办坏了,出发点还是好的。” 牛三立就问:“财务不公开,多吃多占的问题有没有?” 杜国万道:“这方面,多少有些问题,也是个普遍性问题,全乡随便到那个村去查,只要认真查,多少都能查到一些问题。” 普遍性问题! 牛三立已经从杜国万的回答里听出了他的态度。心道指望他来查处李保田,是不大可能了。 杜国万又道:“牛书记,李保田的情况,还有些特殊。” “哦?” “李家在前进村是大姓,刘家算是外姓,村里的事都是姓李的说了算,一个外姓人想搞倒李保田,李家人丢不起这个脸,都不配合。再一个,村支书算不上是国家干部,说到底是一个农民,反腐败反到一个农民头上,算不上什么成绩,搞不好还惹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