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批判说,只要留心鲁迅的文的人,很容易看到他是怎样在矜持他的黑暗的暴露。他认为,如果要暴露黑暗,也必须同时创造光明;没有光明的创造,那么暴露也是“盲目的暴露”。因为“鲁迅的眼光仅及于黑暗,”所以“出路只有坟墓”,“只有‘没落’到底”。李初梨在一篇题作《普罗列塔利亚文艺批评标准》的文章中,把艺术定义为“阶级对立的强有力的武器”,悬拟了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即包含“结构和技巧”在内的艺术标准与“反映着何种的意识”的政治标准,并且规定了它们先后的位置。这种庸俗社会学和机械论的观点,到了40年代被经典化和教条化,影响就深广许多了。  '返回目录'  
革命文学家的围攻(4)
《创造月刊》第二期集中刊发了批判鲁迅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明确地把鲁迅当作“敌人”,“在现阶段是有害的”,“可以变成一切无为的,消极的乃至反动的ineelligentsia的浦逃薮”;因此批判鲁迅,“‘除掉’鲁迅的教训”,便成了“我们对于现阶段的任务”。化名杜荃的郭沫若的文章对鲁迅的歪曲和攻击特别厉害,把鲁迅当成极端敌视青年的“老头子”加以描绘,“杀哟!杀哟!杀哟!杀尽一切可怕的青年!而且赶快!”最后“决定”鲁迅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就是: 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 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 鲁迅是二重反革命的人物。 他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蒂)! 正是郭沫若等人的文章发表的当日,鲁迅又写下一组短文:《革命的咖啡店》《文坛的掌故》《文学的阶级性》。这是他进行正面论战的最后一组文章。他想及早结束这种近乎无聊的纠缠。对于论争的焦点之一——文学的阶级性问题,鲁迅有一段十分扼要的说明:“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也可以说根据于经济组织或依存于经济组织)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他并不以阶级性否定人性,但也反对以人性抹杀阶级性。他指出,创造派“自以为唯物史观”,其实是“唯心的”。在迎战创造派的同时,也批了一下新月派如梁实秋者流的面颊。 此后,革命文学家多少还有一些明枪暗箭,但都断断续续;而鲁迅,也还时时提起旧事,像当年同现代派斗争那样“不能带住”。然而,作为一场思想文化方面的战役,毕竟已告结束了。 关于这次论争,鲁迅写信告诉朋友说,“上海书店40余家,一大队新文豪骂了我大半年,而年底一查,拙作销路如常,提提脚膀,胖了不少,此刻差堪告慰者也。” 在论争中,鲁迅一面解剖论敌,一面解剖自己。既然论敌以“唯物史观”标榜自己,而又不愿意做介绍的工作,他只好加紧购读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并且努力把它们译出来。对于这些书,他觉得是极直捷爽快的,有许多暖昧难解的问题,都可从中得到说明。后来在编定的包括参与“革命文学”论争的杂文集《三闲集》的序言中还提到:“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校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托洛茨基的文艺观;与普列汉诺夫大致相近。鲁迅称之为“一个深解文艺的批评者”。托氏的《文学与革命》一书;尤其为鲁迅所喜爱,多次引述其中的观点,并选译过个别章节。在此期间;鲁迅还翻译了卢那察尔斯基的两种著作:《艺术论》和《文艺批评》,作为对普列汉诺夫的著作的补充。此外,鲁迅还重译了《文艺政策》一书。1929年4月出版的文艺理论论文集《壁下译丛》,作者除俄国的开培尔外;其余都是日本人;其中有有岛武郎,小路实笃;还有为他所喜欢的主张坚实而热烈的片上伸。 创造派称鲁迅为“人道主义者”而不断施以攻击,新月派也对“浅薄的人道主义”加以非难,一时形成鲁迅所称的“大骂人道主义的风潮”。为此,鲁迅选择翻译了苏联和日本的有关托尔斯泰的系列评论。苏联官方对于托尔斯泰的态度,基本上是列宁观点的过度阐释,“奖其技术,贬其思想”,是一种重新估价运动,鲁迅称之为“廓清运动”,同时对这种把观念同艺术截然分开的作法,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到了将来,自然还会有不同的言论的”。这里牵涉到一个知识分子角色问题。作为知识分子,不应成为权力的附庸,也不应成为“知识”或“技术”的奴隶,他们应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