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插图,那就,简直相当不错。我保证你看了之后绝对不会从此不心碎,但你会明白人类为何会心碎,以及,全世界的人都和你一样傻,没关系的:去吧。
钱海燕
著名漫画作家
第1章 相互吸引(1)
厮守在一起就更加亲密吗?
美貌与财富哪个更重要?
“相像相吸”?还是“相异相吸”?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怎么一回事?
亲密的关系是怎样开始的?什么推动了友谊和浪漫之情的发展?显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关系在各种情形下发生——教室里,相亲时,上班时,杂货店里,或者在网上。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关系开始的第一大步总是一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接近某人的渴望。吸引的感觉与爱不一样,也不能保证必然会发展成爱情。不过吸引开启了发展爱情的可能性。
也许因为吸引在许多不同的关系中担当着如此重要的角色,才会有如此多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亲密关系开始阶段起重要作用的几个因素。
我们被某些人吸引,他们的出现对我们是一种回报。多数人只是简单地认为当某人具有吸引力时,自己才会被其吸引,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吸引确实与有吸引力的人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有关,但也取决于被吸引人的需要、喜好以及两人所处的情境。吸引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取决于时间、地点及所涉及的人。
只有接近,才能喜欢
我们可能在网上聊天室认识某人,但当我们听到别人的声音、看到他们的微笑、能真实地握着他们的手的时候,难道这样的交流不是更具回报性吗?大部分时候,当人们彼此接近时(身体上、心理上的接近)所发展的感情更具回报性。确实,实际中的接近通常决定了我们首先能否相互喜欢。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友谊和浪漫是缘于与周围人的交往。与人见面不一定会爱上他们,但爱上他们则必须先见到他们。
事实上,实际上的接近和人际吸引之间有着显然的联系。想一下你学习爱情心理学这门课的教室:从学期开始后你认识了哪些人?谁是你的新朋友?很有可能你所认识的人和最喜欢的人就坐在你的附近。
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学生公寓区。在一个经典的研究中,费斯廷格等人研究了麻省理工学院住宿生的友谊选择。住宿生被随机地分配在17栋公寓楼的不同房间内。住得较近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朋友。确实,正如表所示,住宿生成为朋友的机会与他们所住房间的距离有着紧密的关系。人们更有可能结识或喜欢居住距离更近的人。一旦我们选择了一个将要居住、工作或上学的地方,那也意味着我们选择了我们将与之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距离是有成本的
为什么接近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当别人在你周围时,你更易于享受他们提供的各种回报。其他条件相同时,近在身边的同伴比相距较远的会更有优势:与一个相距较远的伙伴交往,其花费和付出的努力有着更高的成本——如长途电话费和路上的耗时。有距离的关系回报性更小:电子邮件中爱的表达并没有在脸颊上真实的一吻那样动人;长距离的浪漫关系通常没有身边的浪漫关系那样更令人满足。
恋爱中人可能会相信,由于他们的感情基础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暂时分开一段时间不会影响他们的浪漫感情。实际上,分离将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受到挫折。对已经结婚的人来说,分开一段时间也比住在一起更容易离婚。
熟识导致更加喜欢
民间智慧认为“熟识导致鄙视”,但研究结果并非如此。与某人的重复接触不仅不会引发不快,反而会增加我们对他的喜欢,这就是屡见效应。也许我们并没有与他交谈,但我们倾向于喜欢脸熟的人,而不是陌生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章 相互吸引(2)
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关于屡见效应的有趣例子。在一个学期里,他们让大学女生在某些课上出现15次,10次,或5次。这些女生从来不和任何人交谈,只是坐在那里。在学期末,这些女子的相片被拿给上那门课的学生,他们反应如何呢?结果非常明显:学生们更多地被那些面熟的女子吸引,也更喜欢这些女子,而不是那些从未露面的女子。
由于接近能导致熟识,而熟识导致喜欢,与某人频繁的接触不仅能够使交往更加方便,还能够使那个人显得更有吸引力。再举一个例子,真正认识同性恋者的异性恋人士,与那些根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