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页)
离,赵构嘱咐岳飞说:“穷寇莫追,既然金兵退军,临安高枕无忧,都是卿家的功劳。大军守了国界,莫要出境追敌,再生出战事。”
“可是,官家,恕臣直言。若不乘胜追击,趁了金国国内大乱时一举反击,怕坐失良机。二帝还在北国遭难,早日收复国土迎回二帝,也是为大宋雪耻。”岳飞的话,赵构本来欣喜的脸色沉了下来,又调整语气宽容而平和地解释:“打仗是要消耗粮草和钱财,如今大宋积频,不是一朝一夕能调养过来。昔日勾践复国卧薪尝胆十年,怕靖康之辱雪耻,也不是一时可成。有时候‘忍’也是需要勇气和耐力的。”
岳飞还想在多言,赵构打断他的话问:“岳卿家如今是威名赫赫,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岳家军的厉害。朕一直想问卿家,你说同吃朝廷俸禄粮草的各路大军,为什么单单后起来的岳家军反是如此骁勇善战?”
岳飞北伐的建议被赵构驳回,心里不是十分痛快,也没多大心思去应付,就说了句:“军队不怕死,自然就善战。”
“依了卿家的意思,军队不怕死,就攻无不克了?”赵构眉头一挑,挑衅般地问。
岳飞忽然抱拳一礼,自信的说:“武将不怕死,文臣不贪财,天下就平定了!”
“说的好!”赵构赞叹说。
“打仗,无非靠的是勇气。丈夫立于天地间,无非靠得也是勇气。是非对错自在人心,只是英雄比懦夫在关键时刻有勇气去迈出正确的一步而已。”岳飞的话音未落,宫娥捧了食盘上来。巴掌大的翡翠碟子,各色拇指盖大小的点心。巧夺天工的造型,香气四溢。
“爱卿,尝尝这果子,是福国长公主和御厨最近研制的。豆沙、枣泥、丁香、桂花馅各有不同,入口细润。”赵构介绍说。
旁边地宫娥又递来几盅补齐驱寒汤,也是各不相同。
岳飞心里一阵难过,怕这就是官家赵构的“卧薪尝胆”吧。
“父皇~~”皇子赵瑗进到殿里,见到父皇身边有大臣,忙要躬身退去。
“瑗儿,不妨。过来见见岳元帅。”
岳飞见是小皇子,也忙见礼。
赵瑗十岁,黑亮的眼睛流露着聪慧,尤其一双大耳朵有着富贵相。
举止沉稳,谈吐清晰,关切的问了几句淮西战场的事,而且问得都恰到好处。
岳飞本来来听人提起过赵构收养的这位皇子,也为官家迟迟没有儿子而担心。历代都是因为储君不立而引发宫廷内乱,国家板荡。如今一见赵瑗,却真是又几分超人的聪颖。
岳飞忽然情不自禁的脱口赞叹:“小王爷颇有帝王之姿。”
眼前的赵瑗不过十几岁的少年,却是举止谈吐都雍容大度,颇有几分帝君之态,难怪岳飞赞口不绝。
赵构脸上透出怏怏不快之意,吩咐赵瑗退下。
岳飞看了远去的赵瑗对赵构启奏说:“官家,太子之位虚位以待很久,国不可无储君,不知道官家可想过这层。”
“不急,缓议。”这个立储的话题,赵构讳莫如深。自从那年躲避金兵,他被从玉娘的温柔乡中惊醒,下面的活就绵软无力,一直没能有孩子,治了多年也不见成效。怕没有什么事再比这个尴尬事丢人。而岳飞做为臣子竟然如此放肆敢谈及帝王家私事。
“官家,不得不防呀。官家没有立太子,金国可是用心险恶。已经有传言说,伪齐的刘豫失去了金国的宠信,金国想另立伪皇朝,在大宋故都旧址上立上皇的旧太子偡为太子,做大金儿皇帝。金国用心歹毒,无非是觊觎官家一直没有立储,官家三思。”
赵构冷笑说:“朕的家事,卿家不必多言。”
岳飞语塞。
讳莫如深
讳莫如深
构愤然离去。
岳飞竟然敢大胆到入朝奏请另立嗣君。就说是他自当年幼子亡故后再无生育之力,可皇家的事,怎么也轮不到一位朝中将领指指点点!
张婕妤已经听到宦官传来的消息,竟然如今官家依仗抗金的大帅,手握兵权的岳飞竟然夸赞儿子赵瑗有帝君之相,还提到了立皇储的事。这是她多年的期盼。虽然赵瑗是她的养子,但她总喜欢自己带大的赵瑗能当皇帝。而吴妃娘娘的养子赵 近来也有很多大臣推崇,说赵璩聪明伶俐胜过赵瑗乖巧周全。如今看来岳飞要是支持赵瑗,有了武将支持就有了胜数。
张婕妤早早的叫来赵瑗在殿里等高宗赵构下朝回来,连书馆都没安排赵瑗去。
赵瑗对母亲的安排虽然觉得有些太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