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仿佛升腾起一股股热焰,董智的额角流下了汗。他走着走着,远处传来了轰响的雷声,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这时,阳光高照,闪电那时而耀眼的光在阳光的群落里仍那么耀眼,一片黑云从远处的山后迅速地向城市的上空移动,很快把肆虐的阳光挡去了大半。刹那间,伴着一条条金线似的长鞭,雨点劈头盖脸地向街上的行人砸来。最后,天上就像塌了一个口子,大雨如瀑布般从天上倾泻下来,董智的身上已经湿透,但他仍在雨幕中使劲地蹬着自行车,一种凉爽的怯意从心中荡漾开来。
下午,董智又去上班。太阳还是那么明亮,空气中增加了许多湿润、街道两旁的树上不时被风吹下一滴滴的水珠,树叶一下子绿了许多,花圃中的花也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仿佛化妆上轿前的新娘。马路上干净了许多,您能闻到泥水的潮气,淡淡的花香。
董智刚走进办公室,就接到了杨丑丑的电话。
“你上午被淋了没有?”杨丑丑关切地问。
“没有,可成了落汤鸡,哈哈哈哈!”董智发出爽朗的笑声。
“那你还笑呢,没感冒吧?”
“那可真是一次特殊的洗礼。”董智调侃道。
“你现在干什么呢?”
“我正在休息。”
“刚上班就那么累,中午干啥了?”杨丑丑不解地问。
“和你跑了一中午,你不知道?”董智故意惊讶道。
“你胡说八道,上午不是和我分开了吗?你不是去厅局办事了吗?”杨丑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才胡说呢,你拉着我跑啊跑啊,跑了一中午,累得我够呛。”董智一本正经地说道。
“究竟怎么回事?和谁又高兴去了?”杨丑丑有点急了。
“是你,没错。我中午在梦中和你拉着手跑啊跑啊……”
这时,两个人在电话两端同时大笑起来。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孽缘血光
董智接到朋友的电话,让他赶快过去。他放下了电话,急急忙忙地赶到了朋友的家,家里有好几位文化界的朋友,大家一言不发,都在抽着闷烟。给他打电话的朋友把他拉到一边,告诉他,成功的母亲和女儿被害,大家商量一起前去看望。
董智一下惊得目瞪口呆,
成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董智同龄。也是董智的一位好朋友。成功曾给董智讲过他近几年情感生活的悲欢离合。
成功原本在一个林区小城的中学教语文,靠自学成才,爱好文学,独钟新诗写作,后来成了S省著名的诗人。随着社交圈子的增大,他也调到了市政府某部门工作,业余仍在创作诗歌。不知是受李白的影响,还是诗真得与酒有一定的渊源,他的朋友多,社交活动多,活动的中心议题当然是喝酒,而且每次都到醺醺然的状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成功到S大学文研班学习,有位比他小十岁的刘某也在同班学习,由于刘某非常崇拜成功,也非常喜欢成功的诗,结果,狂热崇拜变成了爱慕,成功受到美女的追捧当然是飘飘然了。
他是有妻子、有女儿的人,他的妻子有俄罗斯血统,大高个,金发,长得很漂亮,十分温柔善良,对他的艺术家的神经病态气质宽容有加,对他的*韵事也从不干涉,他几乎长年酒醉在外,经常夜不归宿。但妻子仍对他一如既往地加以关怀照顾。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妻子的这种宽容和善良成就了他的诗名。他们有个女儿,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他的父亲去世得很早,她和母亲相依为命,现在母亲和他们住在一起,妻子非常孝顺,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
成功和刘某相处半年后,刘某提出要嫁给成功,这可让成功左右为难。让他和生活了十来年的发妻离婚于心何忍,况且还有他视为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刘某的要求自然遭到成功地婉言拒绝。
刘某虽是比成功小十岁的女孩子,但在心计方面成功要比她逊色得多。在和成功的相处中,她逐渐了解到了成功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心善加心软,一个是有一定的责任感。于是,刘某心生一计。
有一天,成功正在宿舍里看书,有一个同学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对他说:“可不得了啦,这么冷的天,刘某一个人双膝跪在学校的操场上,面前立了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成功不娶我,我就长跪不起。’引得很多人围观,现在全校都在议论这事呢。你快去看看吧。”
成功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边穿外套边向操场跑去,操场上围了许多人,刘某就像一个请愿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