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1/4 页)
“这次怎么这么③üww。сōm快?”林老板有点意外地道,现在全国地车皮紧张就不说了,从H省到北京有一千多公里,就算一路上一点也不停留也得一天一夜,何况货车是不可能一路顺风的,中间遇到什么情况就得给客车让路,这客车都不能保证准点,何况这货车了。
“他们也许知道我这一个车皮地货不经卖,所以紧跟着又发了两车皮来,听说后面还有呢,只要我卖的顺,货源是不成问题了。林老板,你要不要也分点货?”何桂秋说道,他现在每天都要跟王小明通个电话,上次王小明已经一次发了五个车皮来京,听说何桂秋在北京的销售情况之后,马上又联系了五个车皮,只是现在有车皮,但是货却供应不足,王小明一天只能生产七点二吨的薯片,也就是正好一个车皮,除非全力供应北京,否则他至少得十来天才能凑足五个车皮。
但是王小明也不会坐以待毙,只要有一个车皮的货他就先发一个车皮,五个车皮分批发货。
邹援朝一开始还担心仓库不够用,要知道一天就能发产一个车皮的货,这得多大的销量才能保证产销正常啊。可是现在呢,薯片一下生产线马上就能出掉,甚至已经有客户守在厂里等货,就算王小明想多发点货到北京也不行。
“小明,北京那边又没有先预付钱,我们没必要一下子就给他先发这么多货过去吧?你看现在厂里每天都有人在等货了。”邹援朝说道。
“如果我们能占有北京的市场,那意义是不一样的。再说了,北京的外国人多,喜欢吃薯片的人也多,你没听说吗?一个批发商,一天就能出两千件的货,这可是我们百分之六十的生产能力了。”王小明说道,他之所以要抢占北京市场,除了这里的客户人群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给北冰洋一个小小的教训,谁让他们当初把自己跟大舅给一口一个乡下的给逼了出来呢?
事实上,王小明的这五个车皮的大可薯片已经让北冰洋食品公司感受到压力了。
(。。)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价
更新时间:2009…6…27 :14:57 本章字数:3659
北冰洋食品公司引进的生产线比王小明的那两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要差一些,毕竟他们这是经过史密斯转了一手的,他们的生产线每小时能生产薯片一百公斤,只有大可薯片厂的三分之一。而且他们实行的八小时工作制,也就是说他们每天的产量其实只有王小明的九分之一罢了。但就算这样,他们也感觉到了压力,因为他们的市场只要在北京,而现在北京市场却来了大可薯片,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销量。
“我们是不是也做点广告,现在大可薯片在北京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少。”说话的是北冰洋食品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叫刘成长。
“做广告当然好,可是价格也不便宜啊,在电视台做一次几十秒的广告就得几百块,要是连做一个月,那就得上万啊。”北冰洋食品公司的总经理冯剑涛说道。
“那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吧?现在我们的薯片销量是逐日减少,如果不在广告上有所投入,那我们销售部也是无能为力。”刘成长说道,现在他自己的小孩都不再喜欢吃北冰洋薯片的,而改为吃大可薯片,哪怕大可薯片要一块五一桶,而北冰洋薯片却只要八毛。
“除了做广告我们也可以用别的办法嘛,难道广告就是万能的?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想问一下,有谁知道大可食品厂的情况?”冯剑涛说道。
“我知道一些,这个大可食品厂是H省L市下面一个乡村的私营企业,是新办的一家工厂,有两条生产线,每小时能发产三百公斤薯片。而且他们的调料是从美国直接购买,技术指导人员也是美国人,所以他们就打美国品牌。而且听说他们已经引进了美国大西洋高产土豆,从明年开始就不再用国内的土豆了。”刘成长说道,他跟林老板是亲戚关系,从那边听到一点消息,而且刘成长也亲自给大可食品厂打过电话,当然。是以经销商的名义。
“每小时三百公斤?就算是两条生产线,但是单条生产线也比我们高出百分之五十。他们的价格呢?”冯剑涛问道。
“零售价是一块五一桶,出厂价是一块一桶。”刘成长说道。
“我听说他们的包装还申请了专利?”冯剑涛一开始并没有把大可薯片放在眼里,他认为一个乡下的企业能有什么作为,就算在中央电视台做了广告,可是他们地成本也会增加,而自己的北冰洋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