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似的……当餐巾快要落到灰泥的地面上时,她恰好一把抓住了它。她在地面上俯着
身子,紧紧握住餐巾的一角,脸色阴沉沉的,对刚才所受的那场小小虚惊显然十分
动气,而且在她看来,他应当对此负责。可是她还是回头瞟了他一眼,看到他想跳
过来的那种架势和高高扬起的眉毛,于是又微笑着掉过头去。
这件事使汉斯·卡斯托尔普得意非凡,心花怒放。不过反作用也是有的,因为
整整两天,也就是在十顿的用膳时间内,肖夏太太在餐厅里压根儿不东张西望,甚
至在进门时也不像往日的习惯那样,在大伙儿跟前“抛头露面”。这真叫汉斯难受。
可是这种不理不睬的样儿无疑全是装给他看的, 因而他们之间显然还保持某种关系,
哪怕其中有消极因素。这也够称心了。
约阿希姆曾经说过,除了同桌的餐友外,要在这儿结识其他的人是颇不容易的。
他现在认清这话确实一点也不假。在晚饭后短短一小时里,人们经常三五成群,形
成一个小团体,但时间常常短到二十分钟,肖夏太太也毫不例外地和她圈子里的人
们坐在一起——例如胸膛凹进的那位先生,头发像羊毛般的、幽默的小姑娘,沉默
寡言的布卢门科尔以及肩膀下垂的小伙子,他们都坐在小客厅的后堂。这间小客厅
看来是专留给“上等俄国人”用的。约阿希姆经常迫不及待地想早些离开,照他自
己说,为的是晚上的卧疗时间不致缩短;不过也许还有其他生活规律上的原因,这
点他虽没有说出,但汉斯·卡斯托尔普却猜得出,也表示尊重。我们曾经责备汉斯
“随心所欲”,但不管他的意愿如何,他跟肖夏太太的结交却不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
他原则上对环境总是逆来顺受。他和那位俄国女人之间的暧昧关系和眉目传情,可
不是社交性质的,它们不负什么责任,也没有什么责任可言。也许正是本着这样的
原则,他很不喜欢社交活动。他头脑里想着“克拉芙吉亚”,心头就不禁怦怦乱跳,
但这点远不足以动摇汉斯·洛伦茨·卡斯托尔普孙子的那份自信心,那就是他深信
和这个外国女人之间,除了实际上保持所谓那种神秘的关系外,再不想跟她有什么
瓜葛。这个女人不和丈夫生活在一起,不戴结婚戒指,在各个疗养所里消磨日子,
缺乏教养,关起门来砰砰作响,把面包揉成小球状,而且还要咬指甲呢。他深知同
这个女人之间隔着一条很深的鸿沟, 而且对她的任何指摘(她的种种缺点他都承认),
他都无法卫护。显而易见,汉斯·卡斯托尔普并不是个生性傲慢的人,但某种世俗
的、传统性的骄傲却在他额际和朦胧的眼神里显示出来,在他身上产生一种优越感,
就凭这种优越感,他审察肖夏太太的为人;这种感觉他不愿摆脱,也摆脱不了。奇
怪的是,当某天听到肖夏太太讲起德语来时,他也许第一次才意识到自己这种高人
一等的优越感是多么强烈。当时他吃好饭在餐厅里站着,双手插在毛线衫袋里。汉
斯走过时注意到,她正同也许是在休息室里相识的另一个女病人聊天,娓娓动听地
讲着德语。这是汉斯·卡斯托尔普祖国的语言,他骤然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
感;但同时也有一种感受,那就是把这种自豪感扔掉,让自己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中。
听到她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地说起动人的德语来,他心里乐滋滋的。
总之,汉斯·卡斯托尔普把他和山上这位疏懒的女病人之间那种默默无言的关
系,看作是假期中的某种风流韵事。在理智(也就是他本人的良知)的审判席上,提
出这样的情感要求是不许可的,这主要是因为肖夏太太是个病人,软弱无力,发着
烧,身体内部也在溃烂,而这和她可疑的生活方式也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进一步促
使汉斯·卡斯托尔普对她抱一种审慎的、若即若离的态度……不,就他内心而言,
他并不想真正跟她结识,至于别的,不管结果是祸是福,他都不在乎,反正他再一
个半星期就要到通德尔·维尔姆斯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