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来破坏计算机中的资源,使其无法工作。最常
见的“逻辑炸弹”是一种“特洛伊木马”型计算机病毒和它的几种变形,它能对计算机软件和信息造成灾
难性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预植的“逻辑炸弹”已被我方逐渐挖出,我们甚至已有能力在其未发作
之前便排除隐患。现在唯一不确定的是以通信线路扩散计算机病毒,它在不断发展,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技
术水平。”
李恒切换到最后一组影片集锦,提高声调道:“我们认为信息战不仅局限于信息系统硬软件的范畴,
信息武器最重要的威力还在于对人的心理影响和随之对其行为的控制。从影响人群的范围来看,首先信息
武器可直接针对信息系统的操作者,最早付诸实践的是一种叫666号病毒。该病毒杀手的作用机理是在
荧光屏上反复产生特殊的不易被察觉的色彩图案,使人昏昏欲睡和萌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潜意识,从而引起
心血管系统运行状态的急剧变化,直至造成大脑血管梗塞,故说该病毒能够直接对电脑操作人员的心理造
成消极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其次是借助全息摄影作用在战场上的士兵。在上个世纪海湾战争刚结束,美国国防部的各科研机构
就开始研究作用于人们心理行为的新方法。它依据阿拉伯世界普遍信奉伊斯兰教的特点,特别拟定在空中
展现真主受难的全息摄影,以便使目击者遵从“天上来的旨意”劝说自己的教友停止抵抗。最早见诸报端
的详细实例是,1993年2月驻扎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以西15公里处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就在空
中发现了异像,随着一阵沙尘雾霭的翻卷升腾,一个方圆达150米的人头像开始慢慢呈现,数分钟后,
[4020电子书·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目击者就准确辩认出是一幅巨型的耶稣头像。这时,受到这种强烈信息刺激的美国士兵竟然一边哭泣,一
边下跪祈祷。一位看到耶稣头像并将它拍摄下来的士兵说:‘我远非世界上最虔诚的教徒,但当我看见它
时,我就笃信了耶稣。’
而场上的数以千计的目击者则一直眼巴巴地看着耶稣头像在微风的吹拂下慢慢消散,历时达5分钟之
久。我们分析,上述头像正是全息摄影图像,系美国协调机构驻索马里的心理战分队为试验目的而施放的。
其目的在于加强思想控制,不让美国军人对时局的变化有不同的看法。”
“从影响人群的广度来讲,没有什么比得上新闻媒体。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战也是信息战的一种,在这
方面战例极多,最成功的有:希特勒用报纸掩护‘巴巴罗莎’计划、盟军在加莱虚构假的集团军群和已CNN
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对海湾战争的贡献。
新闻战不同于其它信息战的一点是它早在战争爆发前便已展开,并将伴随战争过程的始终。新闻战可
以示假掩真,达成行动的突然性。由于先进的侦察、监视设备不断用于战场,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
想完全不被对方察觉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广泛的欺骗造成敌方的麻痹和错觉,才能使敌“虽可预见
到进攻,但仍能在进攻的性质、时间的选择和力量的使用等方面对敌达成突然性”。以现代化的传播手段
实施示假掩真的军事欺骗,就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公开性,借助报纸、电视、广播大张旗鼓地把假情报
传播出去,混淆视听,将敌方领导人及士兵的心理引向假情报的误区从而放松对己方真实情况的警惕;即
使敌方警惕性较强,不轻易上当,但也能达到扰乱敌方心理的目的。新闻战还可以先声夺人,打击对方士
气。现代条件下的先声夺人之法,由于借助先进的宣传手段,其效果是过去所难以比拟的。电视和互联网
可以真实地展示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巨大威力及官兵的高昂士气;各种新闻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记
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电视讲话等方式,宣传己方的强大、战斗到底的决心、高昂的斗志,甚至打败敌
人的对策等。还可以把俘虏以及缴获的武器装备在电视上展示,在报纸上登载,这些对于瓦解敌人的士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