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2/4 页)
起来,虽说轻巧但却不是清源洞的那种柔中有快,看似慢实则快的脚步,而是虽轻却猛,莫非
悟法虽然莽撞,但毕竟是少林寺的四大金刚,平生也算是见多识广,猛然叫道:“崆峒剑法。”
“好见识!”俞大猷也喝了一声,然后身子高速旋转,宛如陀螺一般直直刺向悟法。悟法闷哼一声,此时棍子已经反被剑身缠绕。棍子的木料被高速旋转的剑锋给划出一道道深痕。悟法也不管这些,木屑乱飞撤棍回来。反打向俞大猷,一套伏魔杖法耍的的那叫虎虎生威,正破了崆峒剑法的快剑。
“震!”突然那高速旋转的宝剑如同活了一般,走了个之字形,宛如毒蛇一般绕过了棍子直逼悟法咽喉处。人群之中爆出一阵惊呼,大家都知道俞大猷将军有武艺在身,却不知道竟然如此高超,反倒是悟法平日里亲力亲为冲锋陷阵被誉为南线抗倭军第一高手。现在看来这个称号还真说不准。
眨眼之间,悟法用手掌挡住了刺来的剑锋,手背紧紧的贴住悟法的咽喉,悟法咽了口口水。太险了,刚才的剑法又毒又辣而且奇快无比,分明是剑鬼衣狼的招数,怎么俞大猷也会呢?悟法虽然有金钟罩铁布衫。但是也需要有所准备运气使出,刚才如此猛烈的招数和眼花缭乱的速度让悟法难以使出,若不是手上的精钢手套只怕要被划破咽喉败了,更有甚者或许会命丧于此。
悟法最擅长的不是棍法,虽然十八样兵刃他都略通一二,有其精于棍法和刀法。但他最厉害的还是赤手搏斗,赤手空拳就等于持万千兵刃,和无招胜有招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身体的灵活以及随心所欲是兵刃如何修炼都难以企及的。
但先前悟法有些托大,并认为俞大猷的功夫稀松。自己与之相斗俞大猷必败无疑。若不拿兵刃打败了俞大猷会让俞大猷颜面尽失,毕竟他是这支军队的统帅。战事已了但日后说不定戍边还是要统帅士兵的。两人虽然有些间隙,也不过是为了意见不同,说到底也是一个战壕里出生入死过的弟兄,没必要落井下石。是人都有感情,长久并肩作战的两人也生了不少兄弟之情。但现在一见,俞大猷的本事显然不在自己之下,那样就没必要手下留情了,来吧,俞大猷,光明正大的打一架吧。
悟法吞了一口口水深吸一口气,肌肉暴起身体上的衣服被撑得鼓鼓的,裸露出来的部分发出异样的光泽:“金钟罩!”
随着呐喊,悟法扔掉棍子猛然用力要握住剑身,俞大猷却一个腾挪翻腾出去躲了开来。俞大猷看着悟须,哈哈大笑起来:“这才对嘛,拿出你最拿手的招数,你终于学会尊重对手了悟法。”
俞大猷晃动剑身,这柄宝剑在他的手中如同灵活的毒蛇一般逼向悟须。悟法不躲反而迎了上去,挥拳打向俞大猷,悟法的双臂同时向俞大猷的头上打去,来了个双拳贯耳打向俞大猷。这一招看似简单,街边卖艺的武师都会,但实则悟法使出来却别有洞天。
那拳头势大力沉,拳还未到罡风先起刮得俞大猷脸上火辣辣的。悟法身高臂长,双臂耍起来宛如两柄大枪,而且看似笨拙的一招实则速度极快,只是在空中留下一些看似缓慢的残影罢了。
俞大猷挥剑刺去却被快速移动的拳头击中剑身,顿时大力传来俞大猷的整个肩膀都被震麻了,身子跌跌撞撞往后退了两三步,随即用了一个千斤坠才止住踉跄,否则非得屁股着地摔一个不可。俞大猷再度欺身向前,悟法嘲讽道:“再来还是一样!”
说着竟然用胸膛迎向剑锋,猛然间悟法发现不太对劲,这剑和刚才不一样了,笔直无比宁折不弯,俞大猷整个人和剑融为一体,颇有一种王霸之气。
荆楚长剑!又换了,这个俞大猷到底会多少剑法。悟法往后一缩,挥拳迎了上去,自己的金刚拳可破砖石可谓是坚硬无比,加上精钢手套更是威力无穷。
哗啦啦,剑断了,手套的碟扣也破裂开来碎成一片片。鲜血顺着悟法的手滴答滴答的流了下来,悟法睁大了眼睛,感受着手上的疼痛:“不可能,这不可能!”自从二十五岁那年悟法练成了金钟罩,二十八岁练成金刚拳后,他再也没感受到过这样的疼痛,宛如小时候打拳劈砖时的感觉,那鲜血既熟悉又陌生,久违了,已经十几年未见了。同时一股热血从悟法心头涌起。这种热血以一种无法抑制的热情在喷涌着,宛如回到了十几年前时候。那时候年少轻狂那时候斗志昂扬。
俞大猷扔掉了断掉的剑,悟法也脱掉了另外一只手上的精钢手套。两人拳来脚往打得不亦乐乎,但显然两人并未给对方下死手。悟法本就不讨厌俞大猷直爽的性格,只是平日行军的套路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