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始了正常的运转。这时候,朝廷中主和派代表韩安国又复出,但这一次他的态度已经向主战转变。汉武帝还把张汤升为太中大夫,使得主战派又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活力。汉武帝起用了卫青、霍去病等一批新的将领,筹集了大量的军饷,大规模的反击战争已经准备就绪。汉朝同匈奴的边境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时时刻刻都充满着大爆炸的危险。
北击匈奴冲突再起(1)
战争终于爆发了。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正面冲突,一方是抗击匈奴的汉朝军队;另一方则是侵略成性的匈奴武装。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天,匈奴统治者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入侵中原战争。匈奴兵一路烧杀抢掠,长驱直入。匈奴骑兵的先头部队都攻到了上谷(今山西省北部地区)地区。
边关报急的警报雪片般地向长安城中飞过来。中原北部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汉武帝此时已经二十八岁,考虑事情也比较成熟了。他一直为没有机会北伐而懊丧。这次接到边关的警报,马上做出了强硬的反应。他召集高级将领开会,下令立即予以反击。如果说马邑之围是汉武帝第一次对匈奴用兵,那么这次反击则是五年之后,汉武帝发起的第二次对匈奴军队的用兵。
汉武帝在派兵前作了周密的部署。他用人不疑,派出的四名将领中,李广是个老资格的将军,而卫青则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字辈。汉武帝把四万汉军分成四路,每路大约一万人马左右。汉武帝派卫青从上谷出发,封为车骑将军,正面攻击匈奴。公孙贺被封为轻车将军,带领一路人马从云中(今山西西北长城南、河套东北)出发;公孙敖为骠骑将军,带领一路人马从代郡出发;李广被封为骁骑将军,带领一路人马从雁门出发,后三路人马作为卫青的策应。
汉武帝怕这次用兵吃亏,所以只允许这四路人马在关市(汉朝和匈奴交易的场所)附近寻找机会歼敌立功。汉武帝采取这种兵分四路的办法,战略是分进突袭,力求在不深入敌境的情况下,在边境附近给予入侵者以有力的打击。分进突袭,目的是想使匈奴人左右难顾,而且又提高了部队的推进速度。但军臣单于采用了各个击破的力法,从而打破了汉武帝的美梦。
军臣单于探听到汉武帝派出了四个将军分兵四路北上,就根据汉军的推进线路重新布置了人马。匈奴人最怕的是李广。四个汉军将领中,李广是资格最老,本领最大而能征善战的将军。
李广是陇西成纪人。他的前辈是秦朝的名将李信。李广家里都是行伍出身,射箭的技艺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而李广却是其中箭术最高超的。
汉文帝在位时,李广曾随军北击匈奴。因为箭法高超,射杀匈奴骑兵数十人,被封为郎官并侍从在文帝左右。他又时常随汉文帝一同外出打猎,多次格杀猛兽。汉文帝曾对他说:“可惜你生不逢时,要是你生活在高皇帝打江山的时候,封你做个万户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以光宗耀祖了。”
在汉景帝朝中,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立有战功,但因为梁王私下里给了李广将军印,所以汉景帝就没有重赏他。汉景帝认为李广是员勇将,就派他到上谷地区当太守。他仗着一身武艺,多次与匈奴人交战。汉景帝怕他太鲁莽,白白地丧命,就调他到上郡做太守。后来他又当过雁门太守、代郡太守和云中太守。李广一直在北方边郡担任太守,骁勇善战,在匈奴那边也出了名。
这时汉武帝吩咐李广带领一万兵马从雁门出发北逐匈奴。军臣单于就相应地做了安排。他知道四个将军中最难对付的就是李广了。他就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到雁门这一带的阻击上。并在雁门北部用重兵设置了一个大伏击圈,准备用来活捉李广,好收降他。
李广从雁门北上,每战必胜,一时杀得性起,领着手下人向北急速推进。他哪里知道这是军臣单于的诈败之计,目的是引诱他进入包围圈。李广只顾向前猛冲,不想在雁门北遭到了匈奴的伏击。李广脱围不成,又被匈奴兵射伤。团团围上来的匈奴兵生擒活捉了失去抵抗能力的李广。
匈奴兵见捉了李广,很是高兴,他们看见李广受了伤,就用绳子结成一个网,吊在两匹马中间,让李广躺在上面,他们准备去向军臣单于献功、请赏。
这些匈奴兵打了胜仗,心中高兴,一路谈笑风生。李广在吊网上纹丝不动,假装昏死过去。匈奴兵走着走着,警惕性也就很快地全放松了。
李广在吊网上估算着这些人已经走了有几十里地,就偷偷地睁开眼,看见刺眼的阳光勾勒出一匹骏马的头影,李广知道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