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在人生的路上,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是一门艺术。有时,放弃就是获得。
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偿失。
你到底要什么?这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教导主任孙先生,就经历了这样一场痛苦的抉择。
孙先生的女儿曾在他任教的中学读初中快班。女儿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一直上不去。为此孙先生压力很大,认为自己很没面子,便一再给女儿施压。女儿学习情绪越来越低落,几度产生转学的念头。中考时,她坚决要报考中专。父女俩为这件事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是尊重女儿的选择,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这场痛苦的抉择面前,父亲最终选择了前者。女儿进入了她理想的中专。
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女儿上中专后,学习情绪高涨,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入了团,还当了班长。女儿的变化,让父亲吃惊。他本以为女儿在自己身边,近水楼台,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照,谁想身边有一个当主任的爸爸,对于成绩不佳却上快班的女儿来说,不但没有成为资本,反而成了压力与负担。离开父亲这棵大树,她反而找到了感觉,找到了目标。
我把父女俩请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栏目,请女儿谈谈她的感受。
“我和爸爸在一个学校时,我的心里一直很压抑。别人的孩子没考好,老师和同学觉得很正常,我要是没考好,老师和同学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在说:主任的孩子还考不好?别的同学去补课,老师说他爱学习;我去补课,同学们会说是老师偏向主任的孩子。我很委屈,好像天天生活在爸爸的阴影中。我下决心离开他。中考时,我故意报了中专,避开高中,这样省得父母劝我考本校。我知道爸爸心里不同意,可他还是支持了我。他是顶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站出来支持我,我心里很感动,决心给爸爸一个惊喜。来到中专,我好像一下子解放了。我觉得我和别的同学一样生活在阳光下。我没有了压力,因为谁也不认识我,不知道我是主任的孩子。我放松极了,一心想好好学,我再也不说我不行了。说来也怪,我的成绩很快上去了,而且入了团,当了班长,我更来劲儿了,干什么都不甘落后,我爸说我进步的速度想压都压不住了。我说这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现在我已经考上了大学。”
这位明智的父亲告诉我们一个人生道理:
人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或许重新获得。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越!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这就是人生。
成长比分数重要
这是一个六年级孩子写给妈妈的“知心家信”:
那天,我从老师手里接过数学试卷,糟了!58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胆怯地靠在门旁边,眼睛盯着脚尖:“妈妈,我得了58分。”
“啪!”一记耳光落在我的脸上,妈妈的眼睛瞪得像铜铃,额上的皱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八”字,左手叉腰,右手抓起苍蝇拍,照我的屁股上就是一下,嘴里说着:“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辛辛苦苦送你上学,你不好好读书,才考了个58分,我看你疯了——”一碗不知什么滋味的饭是和着泪水咽下去的。
“不争气的,还不去洗碗!”
“不争气的,还不去扫地!”
“不争气的;还不去洗衣服!”
今天,我从老师手里接过语文考卷,啊!100分!我哼着小曲像小燕子似的“飞”进家门,“妈妈,你看100分!”
“叭!”一个响亮的吻印在我的脸上。妈妈那大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额上的皱纹变得温柔了,双手紧抱着我,嘴巴笑的合不拢:“哈哈哈……我的女儿真好,真乖。”
午饭是猪肉,鱼汤……
“别,碗不要洗了,油星子会溅到你衣服上……”
“别,地不要扫了,灰尘会迷了你的眼……”
“别,衣服别洗了,水冷冰冰的。”
我想多问一句:“妈妈您到底爱什么?是我?还是我的分数?”
孩子对母亲的描述多么形象生动,孩子对母亲的反问多么一针见血!
是啊,我们所有的父母都该认真想一想,您到底爱什么?是孩子,还是分数?
很多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