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页)
刘秀愣了一下,眼中的困惑一闪而过。我忽然发觉,他的情绪已经越来越容易被我捉摸到,换作从前,那样的喜怒哀乐,一并都隐藏在温柔的微笑下,无法窥得一二。
“如果这是你想要的……”他柔柔地眯起眉眼,一如以往的淡笑,温柔的气息能将人生生溺毙。
如我所愿吗?
我低垂下眼睑,生怕被他看穿我内心深处的懦弱。
秀儿,分封吧!以你一介天子之身,去分封列侯吧!
刘秀当为帝——如果当初蔡少公所断的谶语真有如此灵验,那么请让我也自私一回吧。
我累了,真的累了……
原谅我,不愿再守在你身边陪你渡过今后的种种难关了。因为,再留在这里,留在你的身边,对我而言,只是一种煎熬,一种痛彻心扉的折磨!
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
当美好的回忆不复从前,当悲哀已成定局,无法逆转,我选择……放弃。
建武二年正月十七,建武帝刘秀下诏:“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惟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其显效未训,名籍未立者,大鸿胪趣上,朕将差而录之。”
刘秀称帝半年之后,终于分封列侯于有功者二十人,其中梁侯邓禹与广平侯吴汉的采邑均为四县。古来侯爵,采邑均不超过一百里,刘秀这种超高“薪资”的做法,令许多文臣担忧,博士丁恭提出异议,却被刘秀毅然驳回。
阴识于不久前受封为阴乡侯,在打破邓禹、吴汉的先例后,刘秀又提出要增加阴识的侯爵采邑,另嘉许其战功,提拔阴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典将武骑。
“星陨凡尘,紫微横空……你在这世间找齐二十八人,封王拜侯……二十八宿归位之日,便是你归去之时……命由天定,事在人为!”
蔡少公当年所作谶语“刘秀当为帝!”,石破天惊,一语中的。如果当真顺应他的谶语,那他告知我的所谓封王拜侯,二十八宿归位之说也并非是当真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我让刘秀封侯,一面细数那些侯爵的名单,一面却又不禁忐忑。蔡少公的谶语不知道与我背上莫名其妙出现的星宿图有无直接联系,如果有,那……背上的图已经被我毁去,是否意味着,即使封了列侯,我找到了二十八宿,也没法再回去?
我不敢胡思乱想,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都期冀着上天能够垂怜,再次引发神迹。
“贵人,阴乡侯求见。”琥珀怯怯地频频倚门回顾。
我闻言一愣:“大哥?”话音未落,门外闪入一道颀长的身影,阴识头戴远游冠,身穿玄端素裳,衣袂飘飘地大步走来。
打从入宫以来,我还是第一次在宫里见到阴识,想到之前阴兴所透露的弦外之音,阴识一般不会主动与我见面,他若进宫,必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心头猛然一紧:“大……”
眼瞅着阴识迎面走来,他却并未到我跟前,突然折向正殿回廊,跪叩:“臣识,拜见陛下。”
我吃了一惊,刘秀居然在这里!我以为他还未退朝,根本未曾留意他什么时候竟已经回来了。
刘秀含笑虚扶:“阴乡侯不必拘礼,这里是你妹妹居住的寝宫,并非在却非殿朝堂之上。”
阴识表情严肃,直挺挺地长跪在地:“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众多,臣托属掖庭,乃属国戚,若是再增爵邑,不可以示天下。”
刘秀笑容不变,目光无意似的掠向我,我蹙着眉头不吱声,只是一瞬不瞬地望着姿态卑躬屈膝、言语诚惶诚恐的阴识。
“阴乡侯多虑了。”
“赵国公孙龙曾对平原君赵胜言,亲戚受赏,则国人计功也。若陛下看在贵人面上格外赏赐臣,臣惶恐,愧不敢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无论刘秀怎么劝说,阴识只是跪地不起,叩首一再恳请刘秀收回对他的厚赏。刘秀最后只得无奈地向我求助:“丽华来劝劝你兄长吧。”
阴识表现出的那种谦卑让我的心格外刺痛,他在刘秀面前刻意保持的态度让我无法接受。这个人,还是平时那个睿智凛冽、优雅如风的阴家大公子吗?难道刘秀一朝为帝,就连这样清高孤傲的人也无法再和以前一样,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了吗?
帝王,天子……万人景仰,至高无上!
“哥……”我低低地喊,带着一腔不甘的愤懑与傲气。阴识这般奴性十足的做作姿态,让我实在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