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来自荷兰语的圣彼得。
彼得和康熙:不同的施政和不同的影响
和彼得大帝同时代的清朝康熙皇帝(玄烨,1654~1722),是中国历史上有
名的勤政廉政的皇帝。两个皇帝都奋发有为,但是推动国家前进的作用不同。
彼得和玄烨都是第三子。彼得17岁在一部分军官和贵族的支持下,推翻了纂
夺沙皇大权的索菲亚,开始执政。玄烨15岁铲除专权的敖拜,成为真正的皇帝。
玄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他采取了与民休息、减轻负担的政策,
使明末清初因战乱而停滞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康熙抗击了沙俄在中国
北方的侵略和蚕食,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彼得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保证了中
俄东段边境170 年的和平。玄烨虽然改变了明朝的海禁政策,允许外商在广州和
中国贸易,但他并不重视贸易的作用,更不重视海洋的对外。玄烨虽然喜欢西方
的技术和数学,但没有从整个国家发展的高度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这当然和中
国文明长期领先世界有关。但是在17、18世纪之交,西方政治、文化、法律和科
技的发展已经超过中国,而中国的统治者包括玄烨和他的儿子胤祯(雍正皇帝)
都没有体认到这一趋势,仍以闭关锁国的办法保持中国的稳定。
康熙和雍正虽然勤政廉政,但是昧于世界发展的大势,对后来的统治者并没
有良好的影响,中国一再拒绝对外开放,内部的腐败又无从改革,终于在19世纪
中叶开始沦为西方列强和日本侵略的对象,古老帝国一蹶不振。有历史学家称康
熙是千古一帝,其实真正的千古一帝是彼得大帝。
文化中心
圣彼得堡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改名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去世后,改为列宁
格勒,到1991年再改回圣彼得堡。普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列宁格勒,因此在叙述
普京早年生活的时候,我们仍用列宁格勒的名字。
列宁格勒是苏联也是今日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的东岸,
跨涅瓦河,市区面积570 平方公里(包括水域面积58平方公里)。整个城市建在
涅瓦河口两岸和三角洲近百个岛屿上。涅瓦河自东南分汊流入,自南向北分别是
大涅瓦。小涅瓦和大涅夫卡河,以大小河流运河60多条和桥梁400 多座相连,因
此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这个城市地势低洼,易受洪水袭击,从建城起涅瓦河泛滥超过250 次,其中
1824年和1924年相隔百年两次遭受特大洪水蹂躏,损失惨重。现在河流两岸已经
建立起永久性河堤。气候属温和大陆型,冬季严寒,夏季凉爽。1994年9 月笔者
在圣彼得堡,夜间的气温只有大约三、四度,带的衣物不够,很是狼狈。在初夏
有著名的白夜景观,可惜季节不对,没有看到。这里距离北极只有八百公里,距
离芬兰边境175 公里。圣彼得堡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整个市区就像一个
大博物馆,涅瓦河两岸宏伟的建筑物使人想起彼得大帝为建立这个面向西欧的首
都所作的努力。城市街区以涅瓦河和涅夫斯基大街为主干,形成不规则的辐射状
格局。市区被大小涅瓦河分为四部分:大涅瓦河南岸为莫斯科区,是城市的中心,
包括冬宫、冬宫广场、涅夫斯基大街、斯莫尔尼宫、塔夫里切斯基宫,众多博物
馆、文化设施和名胜古迹;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之间为瓦西里耶斯基岛,造船厂、
海港、河港和圣彼得堡大学等多分布在此;小涅瓦河和大涅夫卡河之间的彼得格
勒区是老纺织工业区,也有电工、电子和金属加工工业;涅瓦河和涅夫卡河右岸
的维堡区,是市内最大的工业区,机械、冶金、电工、化工和纺织工业都很发达。
圣彼得堡的历史和文化有两个特点:首先,是俄罗斯/苏联最欧化的城市,
圣彼得堡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俄国的文化、艺术、科学中心。其次,是俄国
革命的发源地。
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