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2/4 页)
经过一番探索,林鸿终于对回声定位的基本原理有了比较深刻的认知。
回声是声波碰撞到物体之后发生的反射,一般在比较狭窄、或者前面有着阻挡物的地方这种现象就最为明显。
林鸿在小的时候,也玩过回声游戏,跑到山顶上,然后对着下面大声狂吼,一会儿之后,便不断会有回声传回来。
这些回声,传回来的时机不同,声音的大小也不同,甚至,如果仔细听的话,其声音音调性质也不尽相同。
林鸿经过测试,逐渐摸清楚了其中的规律。
其中,声音传回来的时机和物体离自己的远近很有关系,这其实就是一个换算的过程,如果量化,就是音速和传播的时间相乘,再除以二,便得出了物体的距离。
当然,这传播的时间一般来说,都非常地短,尤其是在这种室内,以音速美妙340米的素速度,不到一秒钟就可以来回跑上十次。
正是由于时间短,声音又小,就直接导致传回来的回音往往被忽略了,主要是直接和原来的声音进行了重叠,两者间隔太短,根本分别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在狭窄封闭的室内,说话声音感觉要比开阔的环境音量要大一些的缘故。…;
林鸿使用超脑系统来监控声音,接收声音信号的灵敏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当然,并不是说原生系统不灵敏,可能是因为进化的需要,人耳直接将这些无效噪音给过滤了,进行了模糊化的处理。
最典型的例子是盲人,他们没有视力,听力就会相应地得到增强,能够听到普通人听不到的声音,相当于是大脑将模糊过滤机制给重新开放了。
超脑系统可以根据回声传回来的细微差别,计算出反射这个回声的物体的远近,并且,还可以根据其波长的变化,判断出物体的大小。最后,便是物体的性质,这点可以根据声音的振幅来识别,不同材质的物体,反射回来的声波,有着明显的差别。
远景、大小形状、材质,这几个参数综合起来,便可以将周围的环境给探测得一清二楚。
林鸿当时一听到这些回声,就直接意识到了这点,这也是他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原因。
为了更加形象地在视网膜屏上显示出来,林鸿直接针对这些信号进行了处理,直接将这些信号进行图形建模,然后将其显示在视网膜屏上面,让其和直接用眼睛看尽可能地相近。
当然,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出来的图像,并没有颜色特征,全部都是黑白灰,这种情况,有点像是在晚上光线昏暗的情形,眼睛中所看到的景物,只有一个淡淡的轮廓,完全没有了颜色之类的信息。
以后如果有必要的话,林鸿也可以加上自动染色功能,首先判断它到底是什么物体,然后根据常见的物体颜色,将其染色,这样,所看到的景物就不会过于单调和压抑了。
除此之外,林鸿还在里面加入了方向判断机制,可以通过脖子转向和其他身体部位的控制,对视网膜屏上的画面角度进行调整。
例如,当头部转向左边的时候,视网膜屏上的画面也跟着转动,直接将左边的场景显示在前方,完全是对正常视觉的模拟。
当林鸿将这个功能做好之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这个时候,王雨晴也已经回家,只剩下许文静一人仍然受在林鸿的身边,照顾他。
林鸿接着便给自己的右手编写了一个简单的功能,正好能够控制食指进行上下动作,类似于鼠标点击,这样,许文静只要握住他的右手,两人就可以进行沟通,而不用再像之前那样,通过眨眼间和写纸条的方式来进行了。并且,现在林鸿的听力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许文静可以直接通过语言和他说话。
这里已经只剩下他们两人,林鸿分心两用,一边继续编写四肢控制模块的驱动程序,一边给许文静讲解他大脑的基本情况。
许文静这时才知道,原来林鸿在小时候摔过一跤,并且正好摔到了后脑勺,自那以后,他便开始了与众不同。最初的时候,是智力低下,变成一个傻子,被人看不起,受人嘲笑。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便患上了“不眠症”,从来都不需要睡觉。
许文静听到这里的时候,心都被揪了起来,她实在是没想到,林鸿在童年的时候,还有过这样一段悲苦的经历,眼泪都不由自主地在眼眶中打转。
…;幸好,后来林鸿的大脑越来越好用,开始想尽办法来获取知识,最终遇到了徐直中,步入了无线电的殿堂,闯入了火腿的世界,从而也依次为跳板,认识了许多人,其中就包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