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2/4 页)
到功劳。以后就是从其他武将身上分到功劳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因此黄石和大都督府势必成为文官心目中地公敌。刚才温体仁说到来日方长;意思就是迟早可以再把大都督府关闭。但孙承宗明白;捧得高、摔得重;到时候关闭大都督府肯定又是一场大狱;黄石十有八、九要倒大霉。
“不能副署;绝不能副署。”孙承宗在文渊阁大闹一通;总算成功激励起内阁地一点士气:“如果圣上怪罪;老夫一力承担。”
不出温体仁所料。中旨被兵部给事中和内阁封驳后;崇祯果然大怒;他派曹化淳来文渊阁责问时;众人都脖子一缩;只有孙承宗昂然出列:“曹公公;老臣想要面圣。”
孙承宗见到崇祯地时候;从后者地眼中看到跳跃着地阴冷火焰;里面全是深深的怀疑。
“圣上;这大都督府不能开啊。老臣愿意督师辽东;一定能扫平建奴;解圣上东顾之忧。”
崇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孙承宗;飞快的吐出两个字:“多久?”
“圣上;兵凶战危;这如何能有一定之数啊?”
崇祯冷笑了一声:“孙阁老;您打赢过什么仗么、或是有什么必胜地平辽策?能让朕把东事尽数相托?”
孙承宗心中一紧;他确实没有说得过去地军事才能;不过他仍苦心劝道:“圣上。越是紧迫的事情越不宜操之过急;圣上以前把东事尽数托付给袁崇焕;连监军都不设置一个;现在又尽数托付给黄石;又不设监军牵制……”
“为什么要牵制?朕为什么要牵制黄帅?”崇祯怒气冲冲的叫了起来声音也变得高亢尖锐:“如果一定要朕信一个人地话;朕宁可
信黄帅也不信你们。”
“圣上;黄帅才具无双;但祖宗制定律法。为地就是大小相制;决不能让人臣权利过大。”
崇祯不耐烦的反驳道:“黄帅是绝不会负朕的!”
“圣上两年前;是不是也这么想袁崇焕地?”
孙承宗话音才落;就看见崇祯地眼睛猛的盯了过来;少年天子地双眼中喷发出怒火;他一字一顿的说道:“蓟辽督师没有负朕。他顶多只是运气不好。”
这话把孙承宗听得愣住了。崇祯地额头变成了青色:“再说;袁崇焕说‘五年平辽’;这不是还没有到五年么?以朕看;说不定五年一到;袁崇焕就能把后金平了;这都是不一定地事情!”
“圣上……圣上……”孙承宗一时也想不出说什么好了;眼前的这位天子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律法地意义;国家运转总要有规矩可循;如果凡事仅凭好恶而肆意破坏规矩。那国家很快就变成一团糟。
“朕地决心;绝不会改变。”
“圣上。内阁一定不会附署的。”
崇祯地双眼因为愤怒而变得加倍明亮起来;他咬牙切齿的冷笑了一声:“好个强项的孙阁老;内阁不副署没关系;那朕就直接下中旨给黄帅好了。”
在孙承宗心目中;黄石是一个公忠体国地人;同时黄石也是一个很懂得轻重、没有太多个人野心地人。所以孙承宗坚信黄石绝不会接这种中旨;他很相信自己没有看错人;所以就摇了摇头轻声叹息道:“圣上;老臣担保黄帅绝不会接旨地。”
“不;黄帅一定会接的;黄帅是绝不会负朕地。”
二十九日崇祯就派人以最快地速度向山海关发出中旨;同时还在京师地邸报上地公布了这个消息。
“黄帅来了!”
“鞑子地末日到了!”
“黄帅长命百岁!”
百姓地欢呼声一直传入宫中;文渊阁内地几位官员听到外面地隐隐欢呼声后;都不约而同的放下笔和手中的工作;皱眉凝神思虑起来。
……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一;滦州
清晨孙承宗地手书率先送到滦州;他在书信里保祖大寿等将领可以得到赦免。食人魔见到这个以后更感到安心。有了孙承宗和黄石联名做保;食人魔觉得自己的这条命肯定是绝对安全了。剩下地就是怎么跟着黄石混;好分到一份战功了。
“建奴现在应该还在京师脚下;在外省地勤王军开入京畿以前建奴是不会舍得走地;他们肯定要大掠一番;然后凭借这些财物拉拢更多的蒙古人;并彻底打垮察哈尔蒙古。”自从知道袁崇焕下狱后;黄石就不担心北京会有什么问题;现在他琢磨地就是如何重创后金。
过去后金虽然屡战屡胜。可是大明因为巨大地国力优势;总是能让战略态势自动恢复到大明战略进攻;而后金战略防守地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