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声,道:“是非皆由多开口,烦恼只因强出头。李潜,牛弼,你们可记住了?”
李潜心中一震。他这次差点没命,还不是因为强出头所致?若他克制一点,忍让一点,哪里会惹出这么多麻烦?于是,李潜发自内心地道:“我等谨遵国公教诲。”
“嗯。你们两个先好好养伤,等伤好了我再安排你们做事。十三,先带他们下去吧。”
第二日,马三宝登门探视,安慰了两人一番。后来,得到消息的李五郎、何七以及其他同僚也相继前来探视,听到二人讲述当晚的经过,皆唏嘘不已。不过,私下里,众人对李潜的胆色都竖起了大拇指,心里敬佩的不得了。
李潜对于同袍们的敬佩没有丝毫在意。养好伤后,柴绍便安排他整理完善外伤急救之法,以便让所有的随军郎中学习使用。所以,他一直呆在平阳昭公主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不知道他挟持齐王李元吉的“光辉”事迹在民间被广为传颂,早已名声鹊起。
宫闱秘辛,奇闻轶事,这些与普通老百姓没有丝毫瓜葛的事,却是市井小民茶余饭后最感兴趣的话题。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齐王李元吉被人挟持,而挟持他的那人被抓捕后竟然没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只判了个免除官职,重责四十杖的消息在长安的坊间很快流传开来。
一贯飞扬跋扈、横行无忌、高高在上的齐王竟然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而让他吃亏的却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如此具有传奇性的故事,足以吊起所有人的胃口。于是,所有人在将那件事添油加醋传播此事之余,都在纷纷打听那位“英雄”的名字,只是一直一无所获。直到偶然一次,一个喝醉了酒,看上去象是个当兵的家伙无意间说走了嘴,李潜便立刻名声大噪。
而那故事也已经被市井闲人传的面目全非。前一天传这故事的人还说,李潜当时不光挟持了李元吉,还狠狠抽了他两耳光。第二天,传这故事的另一个人就说,抽耳光算什么,李潜还将李元吉的衣裳都扒光了呢……诸如此种饱含了无聊闲人无限YY的诸多新版本纷纷出炉。到最后,就只差李潜暴了李元吉的菊花这个版本问世了。
说走了嘴的人究竟是谁,已经无可追查。但此事给李潜带来的后果却极其可怕。
李元吉不是聋子。民间的传言也不可能永远传不到他的耳朵里。李元吉更不是大度的人,遭受如此的恶意编排,他心中怎能没有怒火?
第五四章 小魔女登门(一)
李元吉虽然心中怒火难消。但碍于李渊的严令,加上那事之后李潜一直在柴绍府里闭门不出,他也没办法报复李潜。不过,在李元吉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一颗恶毒的复仇种子,只要有机会,李元吉不介意将李潜按照诸多市井版本中所描述的李潜对付他的那些办法,在李潜身上一一演示一遍!
九月初九登高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长安城内许多少男、少女结伴登高出游,在美丽的山间河畔,演绎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连柴绍也给不当值的亲兵放了假。只是,这种好事轮不到李潜和牛弼。倒不是柴绍约束他们太严厉,而是现在李潜正在等人不能出去。李潜也不放心牛弼单独出去。
外伤救急之法已经在李潜和刘会昌两人的辩证探讨下更加完善。这套结合了后世西医外伤急救处理、中医针灸、中草药学的法子,在李潜看来,已经接近了后世普通外伤的处理水准。至于胸外、脑外就不用想了。没有无菌室,没有各种精密器械,想搞这些无异于谋杀。
其实,这段时间最令李潜发愁的就是器械。缝合还好说,普通缝衣针能够凑合着用,但其他器械呢?如镊子、剪刀、止血钳、手术刀、钢锯、夹板,甚至手套、绷带,都让李潜发愁。若只需要一套也就罢了,可以不惜工本。但听柴绍说,陛下有意在军中广泛推行此法。这样一来,器械的需求量很大。这可是一笔大生意。若是做的好,可就成了大唐唯一一个医疗器械供应商。
垄断绝对能带来高额利润。李潜不是圣人。他很需要钱,特别是他知道了长安的房价后,他对钱的渴望就立刻直线上升。在贺家三兄弟身上,他得到些碎银块和些许铜钱就高兴的不得了。在宕州,他将狐狸皮卖给安少爷得了五十贯就觉得自己很有钱了。但在长安,他听说,一套只有三间房的小院子就值上百贯时,他才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个穷光蛋。
李潜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将师父和牛大叔、牛大婶接到长安来住,让他们颐养天年。但看看囊中那点钱,李潜发现照这样挣钱的速度下去,他到七十岁也无法达成心愿。不是他手头的钱不够买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