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页)
我的背上:“怎么了?是不是没有休息好?”我有些调整不过来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想要发泄我心里的怨气和恐惧感。但我意识到我不能对霆发脾气,毕竟这是我的家。我现在对霆发脾气,会伤害到霆,让他倍感孤独和弱势,所以我没说话。霆又问我:“到底怎么了?”我转过身来,但没有面对霆,而是低着头:“没什么,睡得太晚了,没休息过来。”霆很关心我:“我就知道,其实我也睡不着,今天早晨很早就起来了……”正说着,保姆叫我们吃早饭了。我和霆答应着,往餐厅走去。
其实我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只是有的时候早晨起得很早,而且又需要外出办事的时候,才会吃早饭。妈妈知道我的习惯,通常不会安排我的早饭。但是因为霆到来的关系,妈妈安排了我的早饭。其实很简单:土司、沙拉酱、煎鸡蛋、酸奶和生菜。这种很欧化的做法,是妈妈保留多年的习惯。据妈妈说,这是曾经在日本人侵华时期,在北平一家传染病医院里当过护士长的姥姥最喜欢的早餐。记得妈妈曾经说过,姥姥有很多海外关系,大舅六十年代到苏联去留学也是外面的亲戚帮忙办的。但是文革期间,这些都成了把柄和罪证。在批斗中,年界四十的姥姥瘫痪了,而且右手再也没有活动过。文革结束后,消息中断了很久的大舅联系上了,家里人都非常思念他,希望他回来。坚强的姥姥曾经用左手在信件结尾的地方写下了“你给我回来”几个字。姥姥瘫痪后,非常顽强地生活着,甚至拒绝别人无微不至的照顾,用左手照顾自己的一切生活,甚至还择豆角、熬粥。所以姥姥成了全家人的最具体的偶像,她的很多习惯都被学习和模仿了,今天的早餐也是如此。而且除非条件不具备,只要有可能,也是天天如此。
吃早餐的时候,我问妈妈有没有时间,想单独和她谈些事情。妈妈给出的回答是随时奉陪。于是,气氛就紧张起来。尤其是霆,没吃几口,就借口不舒服,回到客房里去了。我和妈妈坐在客厅舒适的大沙发里,开始闲聊着些我小时候的记忆和经历。我随便闲聊天似的对妈妈说:“妈,我发现我最喜欢您了。”妈妈笑了:“嗯,跟没说一样,那个儿子不爱妈啊?这叫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接着问:“您就没觉得这有点什么不对劲儿吗?”妈妈严肃起来了:“有什么不对劲儿?你说……”我说:“我最近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我这叫‘伊蒂普斯情结’,就是恋母情结。”妈妈皱了皱眉:“那又怎么样?”我笑了:“没什么,这不是跟您聊聊嘛。”
妈妈看了看我:“别把我当傻子,你到底怎么了?没事儿出去走走,培养点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参加点有益健康的户外活动。别老闷在家里头看书,更不要看这些神经病写的书。这些书看多了,不是疯子也成疯子了。你小时候身体不好,老生病。一方面是我不放心,一方面是你体力达不到,所以就很少跟外面的孩子们疯跑疯颠儿的,爱看书。你现在身体也好了,就该多活动活动,到处去见见世面。怎么老是克服不了惰性?年轻轻的,老待在家里头看那些稀奇古怪的书有什么用?等你弄明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完了!你自己好好考虑考虑吧,反正我不赞成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其实有的时候,及时行乐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法。干吗非要把自己搞的多愁善感?杞人忧天?没用。”
我看见妈妈的样子,知道这样拖下去没有完结,所以把心一横:“妈啊,我现在遇到一件难事,想跟您说说,让您帮我分担分担。”妈妈又开始唠叨了:“天底下干什么都不容易,《西游记》动画片里都唱了:‘容易干不成大业绩’。人这一辈子,别管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你看谁轻松啦?……”我赶快拦住妈妈的话头:“妈,我不是说那些事情。您别老教训我成吗?我就是象跟你说说我的一些想法,想跟您沟通沟通。”妈妈这才摆出一幅合作的态度:“那你说……”我有些不敢看妈妈的眼睛了,所以看着茶几上的玻璃果盘和茶杯:“我发现我有些不太正常。我……好像,好像对女人不感兴趣,好像喜欢男人。”我等着妈妈的回应,可时间象停止了一样,那一刹那除了窗户外面偶尔传来的邻居们相互问候的声音外,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
我觉得时间好像过了很久,仍然没有听到妈妈的回应,我抬起头来,才发现妈妈正在盯着我,死死地盯着我。好像从来没见过我这个怪物,或者看见了不共戴天的仇人。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对不起她似的,心里说不清楚什么滋味儿,又害怕她太生气或者太失望。我喊了一声:“妈……”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那声音抖得很厉害,好像做了什么理亏的事情,请求别人的原谅似的。我受不了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