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美丽佳人。
如果评选邓丽君演唱的十大金曲,我想《在水一方》肯定会榜上有名。
许多人都这么认为,《在水一方》这首歌曲,是邓丽君歌曲中经典中的经典。
琼瑶小说中的那些真、善、美的境界和氛围,还有《蒹葭》诗中的那些哀而不伤、幽雅的意境,被邓丽君诠释得是这样的完美。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水一方》这首歌的首唱和原唱,却并不是邓丽君,而是台湾七十年代曾经也是红极一时的女歌星江蕾。
事实上,早在1975年,根据琼瑶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在水一方》上映之后,影片的主题曲《在水一方》,就迅速地流传开来。
《在水一方》电影由著名导演張美君执导,男女主角分别由当红明星秦祥林和甄珍出演,影片主题曲便是江蕾主唱。
江蕾是当时台湾海山唱片公司的一位红歌星,后被歌林唱片公司网罗,成为公司力捧的*歌手。江蕾外形甜美,歌声婉约,她首唱的《在水一方》这首歌曲,曾经深深地打动了当时众多的歌迷。
然而,无论如何,她却不能与天后级的巨星邓丽君,相提并论。
八十年代初,邓丽君翻唱《在水一方》之后,她完美的天籁之音,无可挑剔,就此成了空谷绝唱,永远的经典。江蕾的原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听。
据说,当时与邓丽君同时代的歌星,非常害怕自己首唱和原唱的歌曲,被邓丽君翻唱。往往有许多歌曲,一经邓丽君翻唱,就会给这首歌赋予全新的生命力,令首唱和原唱暗然失色。
《在水一方》的歌词,当然是由琼瑶创作。在小说中,每当情节的推进,到了关键和转折的地方,每当人物情感,提升到某一段相对的高潮,就会出现这段《在水一方》的歌词,来烘托和渲染小说的诗意氛围。“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第3集 初为人妇(2)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綠草萋萋,白霧迷離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願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
却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琼瑶以她真的是天才的语感,高度完美地将这首诗翻译改写为白话口语。这真的是让人惊叹!原来用白话口语,也可以表现出如此优美的古典诗歌的意境。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那水中的佳人有什么样的象征和寓义呢?
直白一点讲,那水中的“伊人”或“佳人”,可以理解为情人、美人。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历来有以美人比喻君子的习惯。所以,诗歌中的“伊人”或“佳人”,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可以是美人,也可以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还可以是一切美好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更可以是琼瑶人生传奇中,那永远萦系心头,挥之不去的乡愁。
苍苍的绿草,茫茫的白雾,已是深秋,露深寒重。江边的芦苇随风起伏,南飞的大雁哀鸣阵阵。美人如花,远隔云端。道路既阻且长,梦断万水千山……
这是什么样的意境?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幽深的画面?琼瑶用白话口语复述着那古老的诗篇,她在隐喻和暗示着什么呢?
我们又一次想起了王勃的那一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只有在记忆中的故乡,衡阳的江边,才会有这样让人伤感而断肠的幻美的风景啊!这风景,现在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琼瑶的梦境中出现。
魂牵梦绕的故乡,可望而不可及,中间阻隔千重,琼瑶因此而思心徘徊,不能抑制其无限愁怅的心情。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重章叠唱,一唱三叹。情景在推移,时间在转换,而乡愁在与日俱增,浓烈得如一杯美酒。
这样的歌词,这样的意境,也只有邓丽君这样百年难得一见的巨星,才能够用歌声完美地演译和诠释。
琼瑶的小说真的是不一般,真的是不能小看。
表面的言情背后,其内在的底气,传承着海外的游子们浓浓的乡愁和哀怨,它暗合了那个时代特异的精神风貌和气质。
八十年代,琼瑶红遍大陆之后,大陆第一部拍摄琼瑶作品的电视连续剧,便是《在水一方》。
由此可以看出,琼瑶的这部小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电视连续剧中杜小双的扮演者李芸,也成为了大陆观众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琼瑶的小说《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