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1/4 页)
拿袂椋�缓蠛耪�2 ; 5 亿农民以每50 户为单位组成200 多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在全国约100 万个乡村中每村平均成立两个)。这项大胆的计划在热心的干部们推动下,发展速度再次超过了预期目标。据报道,到1956 年,已有90 %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他们很快又被要求再上一个新台阶,放弃他们在合作社里的个人份额(份额根据个人的贡献各不相同),建设社会化农业。与1929 到19 犯年间灾难性的苏联集体主义运动不一样,集体化在中国并没有直接导致农业的国家所有制,而是形成了合作社的农业集体所有制,即由合作社买下农民手中的土地。这项活动在全盛期显然产生了可观的成绩,因为当时几乎见不到有关反对集体化的现象。尽管新民主主义革命只用了五年就完成了全过程,但中国农民除了信仰党中央和毛主席外没有任何其他选择。和列宁从城市斗争起步不同,毛泽东在农村开创了他的革命事业,所以农村中所有反对共产党的势力早就被清除殆尽了。
合作社继续发展,形成了完全的集体化农场。每个村庄都有一到两个农场。它们这时成了乡村生活的新热点,负责兴建地方公共事业和开展福利活动。这些事务在封建时代是乡绅阶层的职责。以前由多为当地大户人家出身的举人秀才(这些人观念保守,但欺压乡里,很有权势)发起修庙、修桥、办学和贩济之类的活动,现在则变成合作社或集体农场的领导(经常是由党组织委任的当地积极分子)带头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照顾孤老、改善地方医疗条件、引进水泵或新式犁具乃至组织扫盲活动,等等。宏伟的计一划向人们展示了光明的前景:文化生活会越来越丰富,各种疾病及水旱灾害将得到根治,山岭处处披上绿装,也无人会有失业之虞。对于刚刚读书识字的农家小孩来说,这一信心十足的预见固然令人兴奋,但对于怀疑者和持异议者来说,等待他们的只有“劳动改造”。)
与此同时,按照苏联模式强制推行工业发展计划的准备工作也已经起步,银行、工业和贸易已经开始向国有化转变。农业和工业发展之间的冲突以及牺牲前者的决定,在为1953 年到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目标中已经很明显。这些目标直到1955 年才公布:钢产量要翻两番,电力和水泥产量翻倍,但棉制品产量增长不到50 % ,粮食作物的增长目标也不超过20 %。农民的产品被政府间接取走,也通过实物上缴和税收等形式被直接征收这正如在以往战争中中国重枪炮轻人力一样,在发展农业时中国也不得不强调发展资金需求少、劳力密集型的项目,如防洪大坝和灌溉水渠等。饲养的猪既能提供食用肉类,也提供粪肥,但发展化肥产业则有可能受到限制。)同时,资金投人的重点是重工业生产二此时古据党中央主导地位的毛派分子们预言,人民群众将从思想上得到解放,因而像“生产竞赛”之类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方法将会在生产上一举实现“数量、速度、质量和节约”的高指标。这一强制推行的工业化进程最终把约古中国国民生产总值30 %的收入划归政府,其‘1 ,大约有一半用于投资。中国的工业发展速度看「去快得惊人。1957 年,中国成了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在同一时期,中国西北的铁路线已经扩展到外蒙古,并且穿越沙漠通到了新疆。这些铁路线的开通及随之而来的移民潮打开厂亚洲腹地的大门并为大规模开发扫除了障碍。同时,它们加强了中国对重新获得的内蒙己,和新疆的控制,因而具有政治卜和战略上的意义。
知识分子和干部
“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动员起包括只有10 万人左右、从事专业技术和学术_上〕 作、“西化”较深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协一个人。党的领导人乐观地相信,他们已经从精神上改造了这个阶层,使它和自己结成一了联盟;但他们同时也担心新的党组织会窒息党的思想活力〔 少于是1956 年和1957 年间共产党又发动了一场运动以协调党的两个战略要素一一知识分子和于部的关系。,1956 年5 月,知识分J ' .出身的党员上二部和政府官员中兴起一场提倡自由批评的运动,它的「}号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这井下是提泪评论白由的号角。)批评不能越过内容的限度,即个人必须绝对忠于党的至高权威。中国出现了一些不满的迹象,此时正值1956 年10 月爆发匈牙利事件和苏联对它镇压的余波未平之际。毛泽东于1957 年发表了他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有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