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一声落了地,长长地轻松了一口气。
那是春天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杨家岩的心情就像从办公室玻璃窗上透过来的阳光那样明晃晃的。省委组织部的考察组刚刚离开,运河市和他要好的朋友透过话来,考评他的综合分很高,传说省委准备调他到运河市担任领导职务。正是在这种好心情的促使之下,他认为有些事情还没做好,打电话要周川马上来县委一趟。
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周川有着致命的毛病。那些乡镇的书记,那些各委办局的头头,哪个不是变着法子寻找种种借口,和他这个县委书记汇报工作套近乎呢?周川一走八年,除了正常开会来县里以外,只有一次为矿工们争取正式职工名额,到过杨家岩的办公室。
不仅他杨家岩一个人,全中国的任何一个领导干部,都想把自己信得过的部下提拔上来。正是周川在官场上有着致命的毛病,这些毛病使他杨家岩不得不时刻把他的事放在心里。在他心情最好的时候,第一桩事就是想到了周川的升迁问题。
和当年在微山湖上当湖猫子相比,周川似乎成熟和老练了许多,在杨家岩面前还有三分拘束。秘书为周川倒一杯开水然后离开,杨家岩又主动扔给他一棵香烟。杨家岩发现周川到底熏染了一些官气,他像丰湖县所有的下级一样,在县委书记面前他吸烟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杨家岩用随和的口吻问:家里人都好吧?
周川回答:都好。我娘给个铡钉样,壮得每天吃三个煎饼。两个孩子都上学,都是他妈妈照顾我不问家务事。
大叔去世那年,我正在外边开会,你李姐听到消息去晚了,听说她赶到以后已经把大叔埋啦,到现在我也没去老人家坟前吊唁一回。
人死如灯灭,去不去他也不知道了。去也没有多少意思。
你去煤矿几年啦?
八年啦。还差三个月整八年。
杨家岩用感叹的口吻说:不容易呀不容易,这八年你是塌下身子拼着命干的。光干工作了有空也得学习。现在也弄个文凭吗?弄的什么学历?
周川说话开始随意了:你又没给我放假,往哪里拿文凭去。除了看几本煤炭的破书,我感觉这些年也没长多少知识。你不知道我在湖边只念到中学,文化大革命里的中学能学到什么东西?后来学校发一张奖状那样的毕业证,一张小纸。孩子闹时候莲花没东西哄,拿着个中学毕业证当作花纸玩,现在也不知道被他们鼓捣哪去了。
周川为人粗犷,对他的老朋友过于忠诚,他的实诚话恰恰在杨家岩那里贻误了他的前程。在一个提倡高文凭的改革年代,杨家岩若把一个仅有中学文化的朋友提升为矿长兼党委书记,会不会又像当年那样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呢?
别说是杨家岩将要提升到运河市担任重要职务的关键时刻,就是在杨家岩日常的工作当中,他也不愿意再看到自己的工作起什么风浪大波。他只好把周川提升的事压在心底,把这个包袱悄悄地留给了下一任的县委书记李林仲。他嘱咐周川除了工作还要好好读书,有了机会还是需要有个文凭的。
周川从内心里崇拜他杨家岩,对他的嘱咐不住地点头称是……
运河日报发表的《山村之邀》这篇文章,给市委书记提供了一个借题发挥的余地。尽管他对周川的提升推迟了三年,如果他杨家岩不亲自出面,这件瓜熟蒂落的事在李林仲那里也是很难实现的。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脖子》四十二(3)
杨家岩让市委秘书长预先通知了丰湖县委,说他明天要去黑峪村看看那里的巨大变化。另外的目的就是给丰湖县委一个压力,要他们一班人把周川重用起来。
第二天上午,市委书记杨家岩赶到黑峪村,丰湖县的县委书记李林仲县长刘永玉,已带领着当地乡镇的书记一班人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市委书记站在黑峪村的最高处,举目远眺,心情激动,脸上流露着满足而自豪的神情。
从远处的山下到半山腰的村庄,舒展着一条蜿蜓的平整的道路。路面用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紊乱的石缝灌满了水泥浆,自下而上像一条爬行的长龙。
眼下正是夏天,一棵棵绿树上挂着稠密的青果,遍野风光宜人,满山充满了灵气。树荫掩映着在半年内建起的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平顶楼房,五百多人丁的黑峪村,生机勃勃全不见当年的破败和贫苦情景。
那条长达八里的山路,偶尔驶来一辆拉货的汽车或一辆拉肥的拖拉机,隆隆的机器声和清脆的喇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