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倒是宝钗怕他教训自己弟弟,也知道贾家素来有弟弟怕哥哥的规矩,忙替贾环遮掩。但她却终究是不懂宝玉的,宝玉本身没有什么正庶之分的尊卑观念,因此,贾环他们怕他,只是因为贾母而已。
且宝玉不是苯人,却也看出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当下让贾环到别处玩去。
黛玉听他说,“比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弃了这件取那个。难道你守着这个东西哭一会子就好了不成?你原是来取乐玩的,既不能取乐,就往别处去寻乐玩去。哭一会子,难道算取乐玩了不成?”
忽然心思一动,细细品位一番,发现这话里倒是很有味道。
不好了,不对了,就舍掉,因为流连不舍也不会改变。这当真是很豁达的一种心思啊!可惜,便知道这个道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宝玉能这样说,他的剔透聪颖,果然还是很明显的。只可惜,他自己都不能做到罢了,于是这种隐藏的念头,反而只在日常中偶尔泄漏出一些来。
至于平常的行动中,倒时常体现在喜新厌旧、稍有不合心意便要逃开的消极的纨绔习性上。
正在想着,宝玉却笑着拉了拉她的袖子,“在发什么呆呢,他去了,我们自去里面玩笑。”
黛玉于是也再不理论,和宝玉一起从屋边走开,进了门。宝钗笑着让了座,便谈论些日常的活动,直说正月里无聊,繁忙惯了,一时闲了竟不习惯。
和黛玉不同,宝钗是时常手中都拿着正经针线活计的。虽说博学,倒少有让人看到她看书的时候。书也不摆在外面。
但黛玉说得几句,谈到最近看的史书,宝钗便显出她的博学来了,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女,也不知她如何救看过了这许多书,论起书籍故典、正史野趣,竟少有不知。黛玉虽早磨了那才子的傲气,不于才学上争胜,却也不免在叹服之余,多了几分多看书的心思。
几个人正说笑着,忽听有人说“史大姑娘来了”,便都往贾母那里去了。
史湘云也是位列红楼梦中的十二正钗之一,曹雪芹描写她说“鹤势螳形”,文字运用之妙实是精妙无双,数字之间就把湘云的形态描绘到了极致。
这个高挑的女孩子相貌娇憨,却很有几分男子的潇洒味道,举止不拘小节,待得黛玉他们到贾母上房,便恰好见她换了一身家常的衣服出来,笑嘻嘻的直说还是贾府舒服,又拉着黛玉他们说笑,全不掩饰音量,又问好不好,又问年过得热闹不热闹,又感慨省亲时她不好过来,竟没见到那盛景。
黛玉没来得及回她几句话,她又跑到别人那里去了。虽然已经有些习惯湘云的这个样子,黛玉还是有些一愣,宝玉便连忙过来和她说话,说着说着又有些欲言又止。
黛玉却也不需要他来告诉她了。
湘云时常到贾府来,也算是和他们一起长大了,和宝玉,她,以及迎春姐妹都很亲厚的。只是最近,却是越发的和宝钗要好了。
这是因为惜春冷淡,探春的精明毫不掩饰,迎春又懦弱的缘故,总不合湘云的心思。黛玉和她虽好,但她性格如此,淡淡的,纵使不闹小性,心中欢喜,也看不出什么热情来。相比之下,善于和人交往的宝钗自然就得到了湘云大部分的好感。
在湘云的眼里,宝钗是大家闺秀的完美代表,而且对她又很和善热心,还很有耐心,自然就渐渐的越来越和她亲近。况且她生性豪爽,这样的转变是谁都看得出来的。
对于这种转变,黛玉虽有些惋惜,倒也不是太难过。因为湘云就是那样,她也不是不喜欢她,不喜欢和她在一起嬉笑玩耍了。
当天,湘云还是睡到了黛玉那里,两姐妹共枕而眠,湘云便说了不少在史家的事情。她虽是史家的嫡小姐,也是侯门千金了,却也一样父母双亡,在这一点上和黛玉是相同的。所以在叔叔婶婶家,也算是寄居。
说起寄居的生活,湘云也是很不痛快的。
黛玉也见过她来贾府的情形,丫鬟婆子跟了一堆,首饰精美衣裳华贵,公侯府中千金小姐的气派有了,却全不和她爽快的性子,所以才一到贾府就要换衣裳。在史家,自然也不能由得她性子来。说是日日要守规矩,分担家务,针线要做到三更天的。
不过,这湘云也是一个得过且过,能乐得一天是一天的人,故此性格倒是十分开朗。有些事情虽有些知觉,却如宝玉般不肯深究,笑过便罢。
黛玉想来,这是她到底是史家小姐的缘故,叔叔婶婶自然不至于十分苛待她——否则也不会纵容她三天两头往贾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