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机场毕竟不同于军队机场,一定要保持稳定。〃 周恩来总理在发生〃9·13〃事件之后,虽然还是冷静地、一丝不苟地处理政务,及时纠正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但是,事件给他造成的精神刺激是不能够低估的。 10月10日,与林彪外逃间隔还不到一个月,正是内查十分紧张的时候。埃塞俄比亚的老皇帝塞拉西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他是〃9·13〃事件后,第一位来中国访问的外国政府首脑。因此,周恩来总理对任何方面的情况都格外地小心谨慎。 以前,我们飞总理专机的时候,等接到总理已向机场出发的通知,就将制服穿戴整齐,望见总理的轿车后,立即在飞机右侧列队等候。总理一下汽车,由机长上前向他报告航线,续航大概时间,天气情况以及飞机状况,总理听完报告后,同大家逐一握手,就放心地上飞机了。 可这一回,周恩来总理陪同塞拉西从北京到上海,机组按正常程序报告完以后,他极不放心地反复追问: 〃飞机检查了吗?……试飞了吗?……你们都是党员吗?……〃 直到他认为没有疑问后才让飞机起飞。 当飞机飞越长江上空之前,我到总理的会客室报告: 〃总理,马上要过长江了。〃 〃是吗?我怎么没有看见长江呢?〃 说完便把眼睛紧贴在窗玻璃上,努力搜索寻找着长江,当他终于发现了蜿蜒的长江后,却又不放心,回过头来问我: 〃这是长江吗?没弄错吧?〃 〃就是长江,它同海的区别是很大的。〃 我知道总理是不放心,就拿了地图,指着地图上长江的明显特征,再指给他看地面上那相应的位置。周恩来总理很仔细地看看地图,又极认真地瞧瞧地面,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似的点点头。 总之,自从〃9·13〃事件以后,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周恩来总理在对待一些很细小的问题时也显得特别的谨慎。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别打搅他们
全体人员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借着闪电的火光和雷达,努力寻找着云层的缝隙。飞机在四周闪电的包围中,穿来绕去,左躲右闪。 在为周恩来总理飞专机的20年里,我们也曾多次空中遇到雷雨大风、突然事变等特殊情况。面对危险,周恩来总理总是镇定自若,又总是充分相信机组有能力有办法脱离险情,给予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每次遇险都能够化险为夷。 要知道,总理如果有丝毫不冷静的行为,对于我们机组来说将增加很大的压力,由此造成心情紧张,而人在紧张的情绪中是很难顺利摆脱困境的。 一次,由河内回国。晚9时,我们才起飞离开河内。飞行不过十分钟就进入了雷雨区。尽管机组人员早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比较紧张,全体人员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借着闪电的火光和雷达,努力寻找着云层的缝隙。飞机在四周闪电的包围中,穿来绕去,左躲右闪。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飞行,终于绕出了雷雨区,脱离了险境。机组的同志们松了一口气,同时大家发现自己身上的衣衫,也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我担心坐在后面的周恩来总理不放心,便把驾驶杆交给右座,到后舱向总理报告飞行情况。 奇怪得很,周恩来总理好像知道我此刻会到他那里去似的,我的后脚还没进门,他就很高兴、很关切地对我说: 〃瑞霭,你们辛苦了!快擦干头上的汗吧。〃并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总理,现在我们可以放心了。不会再有危险啦!〃 由于总理站立起来,使我很惶恐,可总理似乎没有觉察到,他接着我的话茬: 〃我就知道你会有办法嘛!可小张还要去替你帮忙呢。〃 总理一边说,一边笑眯眯地看着他的卫士小张。 〃总理呵,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啊,只不过想到前面看一看。〃 小张着急地申辩。 〃哦!那是我委屈你啦!〃 见小张认了真,总理便开心地放声大笑起来。 原来,绕飞的时候,飞机外面风起云涌,电闪雷鸣,火光四起。强大的气流,把个偌大的飞机竟像摇一只小小的摇篮一般,放在桌上的文件、铅笔,都劈劈啪啪地滚落在地。 周恩来总理也坐不住了,他不再办公,一声不响地把手里的文件递给小张,将脸贴在玻璃上,默默地、长时间地〃欣赏〃着外面那动荡的世界,领教着那左右人类的大自然的威风。 而呆立一旁的小张却有些害怕这个狂暴的世界,他又惊恐又担心,好像每一个炸雷都有可能劈在飞机上,每一声巨响,都让他的心揪得紧紧的。 〃总理,我去前舱提个醒,叫他们注意着点。〃 周恩来总理眼睛仍旧瞧着窗外,他朝小张摆摆手: 〃别去打搅他们,瑞霭会有办法的。〃 事情过去了,总理拿小张逗乐,不料小张却当了真,引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