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汉朝之间会有战争,那么最迟到那个时候,辽东城就会被汉朝注意到,既然一早就知道朝鲜是必败无疑,那么该投靠谁自然是清清楚楚摆在眼前的事情了。现在,辽东城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好好的保护自己。万一什么时候,这三方面有任何一方提早注意到辽东城,那就危险了。
想定一切之后,陈娇就立刻开始动手准备,一反过去的懒散。所有参与了这场叛乱的人,一律罚为下民,地位比城里所有的人低一等,由庄昕喂他们吃了一种药物,确保他们除了干活,不会再有力气逃跑。原本按照陈娇的想法是,将他们驱逐就可以了,不过无论是韩墨还是庄昕都极其反对,因为辽东城的存在对于外面的人来说还是一个未知的事情,如果这些人心怀怨恨的离开,引来敌人,这座毫不设防的城池如何抵挡。所以妥协之后,就得出了所有参与叛乱的人都贬为下民的结论。好在参与的人都是一些独身没有家庭的人,没有孩子跟着受累,不然陈娇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定。孩子们还是照常上课,陈娇从几千人中挑选了一些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将他们组成护城队,日夜在城里巡防顺便负责治安问题。并且让高丽通过他从前的关系,从商人那里买些牛马来。牛自然是用来耕种的,马匹却分成两部分使用,一部分是给护卫队,一部分却送到了学堂里,给那些孩子们。
为什么要给孩子们买马?对于这个问题,陈娇自己也觉得很奇怪,这是负责学堂武术课的李磷的要求。基于术业有专攻的原则,她也没有多问,反正李希给了她很多银子,买就买吧。
不过从她做出决定的这一天开始,陈娇就变得很忙很忙了。因为,她开始意识到高利也许是个很优秀的商人,很优秀的商业管理者,但是他绝对不适合当一座城池的管理人员。因此,她开始遵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亲自过问很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陈娇开心地发现,韩墨是一个超级好用的帮手。在韩墨真正去除了对陈娇的猜疑之心后,他真正成了陈娇的好帮手。很多时候,都是陈娇提出一个看法,韩墨帮助她将一切真正落实下去,并且把其中不恰当的地方改正过来。
在这期间,陈娇让高利带人去了后世大庆油田所在的地方一次,带回了十多桶原油,小心的储备在城主府中的地下室里。事实上,当陈娇向高利下这个命令的时候,她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未经处理的原油是十分危险的东西,稍稍有点火星可能就会引起燃烧爆炸,所以事情陈娇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可以点火,幸好高利不负使命安全的把这些原油带了回来。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东北特有的许多特产,后世大庆油田所在地方现在是卫氏朝鲜的领地,这个时候的很多东北特产还不为汉朝人所知。高利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每样都买了一点回来,但是却让陈娇吃了一惊,人参、鹿茸、貂皮、木耳、蕨菜、薇菜、元蘑、榛蘑、榆黄蘑、松籽、山核桃等举不胜举。当陈娇将它们的用途一一向高利说明之后,陈娇觉得自己都可以看到高利面具下的双眼变成¥的形状的样子了。不消说,在高利的大力运作之下,这些东北特产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关内输入,而辽东城则靠此项贸易发了大财。但是凡是有利必有弊,他们这个本来很小的城池也因此提早被人注意到了。
正文 第十四章 新秋朝凉未见日
元光六年
在后世人看来这是汉武帝刘彻正式对匈奴开战的一年,而他后来所重用的大将军卫青正是从这场战争中显露头角的。卫青靠此战中的斩首700人,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侯位,关内侯,从此被视为大汉王朝一个新生名将。但是,在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正视卫青的能力,关于他是依靠姐姐的肚皮封侯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
“果然是有个好姐姐啊。”刘注在密室里这样和李希抱怨,他和一般人一样,认为卫青是依靠自己的姐姐有孕在身在会有此殊荣的。
“小王爷错了。”李希平静的指正他。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会这么说话的人,他们不了解战争。当然,小王爷做为诸侯王却是最好这样说。”李希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自从屈服,就开始视他如师的男子,心道,单凭他如今这般能伸能曲的气概就不应该轻视他,楚王府还是不好控制啊。
“战争?”刘注听到李希这么说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
“我大汉立国七十年来,与匈奴战,输多胜少,兵民皆畏匈奴如虎。小王爷知是不是?今上,雄才伟略,他一心改革旧制,用兵匈奴。这才是第一战,就败得如此之惨,而卫青于四军之中独胜,试问陛下怎么会不对他另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