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页)
,起王家祯为五省总理,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五省总督洪承畴遥相呼应,以图在最短时间内剿灭贼军。洪承畴奋进。接连取胜,奈何王家祯庸才,驻足不前,畏首缩尾,致使屡丧良机,坐养贼匪之大。
在这样地情况下,杨嗣昌向崇祯推荐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熊文灿取而代之,并向向崇祯保证。下三个月死功夫,了结“十年不结之局”,中原贼匪必清……
奈何熊文灿也是一个废物,屡战不能得胜。洪承畴连连上书告急。崇祯召众大臣以问之。御史岳谨元上书,可启用武英侯朱斌重新为总督。重用江南之军,以灭反贼之势。
崇祯色变,谓之曰:“武英侯久战,劳苦功高,亦多辛苦,岂有为小事而烦武英侯者,况江南朝廷重地,亦需武英侯镇守……”此事遂再无人说起。
十年,江南总督、武英侯朱斌宣布,江南军扩充至三十七营十一万人,每营三千六百余人,每营俱设火枪队,每三营设一火炮营,至崇祯十一年冬,各营火器比例当达五成以上。以魏重义为火炮大统领,以龙默寒为火枪大统领。
同时,再增额外军费两百万两,以做火器研究。设火器研究署,朱斌自领之。凡江南一应能工巧匠俱集于杭州。朱斌又张榜告之,有为火器献一谋可用者,赏银一百两;有自制火器才可大用者,赏银千两。
榜单才一贴出,水军统领李德献“火龙出水”,一级火箭,龙口内又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两千步之遥。朱斌得此大喜,升李德一级,并以纹银赏之。
其后,龙默寒依据朱斌之指点,历时经月有余,研发出燧发枪转轮枪。朱斌并将此命名为“江南神机转轮枪”,并以此开始装备骑兵部队。
这对江南骑兵来说应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地一刻,从此骑兵的作战方法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转轮枪的装备,骑兵终于拥有了能够在飞驰地马背上射击的火器。但显然习惯了在马背上抡刀作战的刘风,初期还是有些抗拒的,但随着时日长久,刘风和他的骑兵们,很快体会到了种新式武器所带来的好处。
而对于火枪兵地运用,朱斌也开始严格实行轮替射击法,即“三段射击法”,之间有充足的间隔时间,如此轮番射击,使火枪的威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进入到了六月间,有流落到江南的四川唐姓者,献毒弹于朱斌。当时朱斌听到了四川唐姓和毒弹这几个字,脑海里第一个冒出的念头就是“四川唐家”,他知道虽然四川唐家没有自己那个时代一些书上描写的那么神奇,但却是的地确确存在的,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亲眼一目唐家的人,也算是件幸事。
那唐家之人进献的乃是早已失传,但在采石之战地时候,宋军重要的武器霹雳炮毒火球,内部除了火药外,还有巴豆,狼毒,石灰,沥青,砒霜等物,爆炸时产生毒烟,中者口鼻流血。朱斌以动物试之,只一试目瞪口呆,这样地毒物绝不亚于自己那个时代的毒气……
化学武器,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武器!
当时朱斌决意成立“毒火营”,以卫士队长何凯为统领,唐家人为辅,调兵三千,在绝密的状况之下,专职研究霹雳毒火球一类的武器……
这边军事上搞得风生水起,那边军费哗哗地像流水趟出,陶一元等费劲心思弄来的银子,转眼之间就有一半被武英侯信手拿来,放到了军事之上,直弄得陶一元叫苦连天,几次三番想找朱斌理论,可他武英侯躲起来的功夫天下无双,又哪里能找到机会诉苦……
……
崇祯十年四月,朝廷
剿饷”二百八十万两;六月。大臣刘宗周等人上奏十二大罪。最曹化淳向朱由检密告,指称温体仁自有党羽,最後朱由检震怒。免除温体仁地阁辅之职。
而到了这年八年间,让崇祯焦头烂额地中原群寇事件,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一年的八月,流寇张献忠遭到总兵左良玉地袭击而受伤,幸亏他的部将、绰号“一堵墙”的孙可望奋力抵挡,才突出重围。
熊文灿派人前往劝降。张献忠和闯塌天刘国能表示了降意。正在前线监军的太监刘元斌立即向朝廷报告,张献忠求抚。杨嗣昌考虑到张献忠最为骁勇善战,唯恐其中有诈,主张命令他袭击闯王李自成、老回回马守应作为考验,否则就予以剿杀。
但崇祯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考虑的,以为此法不妥,并且驳斥他道:“岂有他来投降,便说一味剿杀之理?”于是发出了“剿抚并用”的指示。默认了熊文灿地招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