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办了几个月的学习班,还用麻绳捆着游街示众。在教育这位不畏鬼神的大神婆的过程中,干部们的手段难免简单粗暴了些。几个月的学习班下来,这位能够光着脚大喊大叫,又蹦又跳,折腾大半夜的神婆全身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只能躺在担架上回家了。从此,贾铭的外公便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上访之路,他要为老伴讨个说法,宣传封建迷信固然不对,但是不能像对待反动派那样施加寒冬般的仇恨。
贾铭的外公是个非常倔强的老头,他穿着写满冤字的白衫,从乡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然后到省里,最后跑到了北京。好几年的时间,他都是颠簸在异地他乡,靠捡垃圾为生。其间,遭遇到无数不为人知的苦难和坎坷,面临过许多别有用心人的阻拦和恐吓,甚至被人以扰乱社会治安的罪名投入看守所。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近乎绝望的等待,那些申诉材料终于得到上级领导的批示,发回县里。县里和乡里也早对这个冥顽不灵的老刁民厌烦了,经过多次协商,从财政拿了一笔钱做为补偿。
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这是个不小的胜利,他们把贾铭的外公当做英雄,一些遭受过地方干部侵害过利益的村民都把他外公当做带头大哥,纷纷请他帮忙去讨说法。于是,贾铭的外公由上访个体户,一跃成为有组织有纪律的上访专业户,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乡干部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贾铭的舅舅颇有乃父之风,原本是村办小学的民办教师,就是因为父亲是个刁民,连参加民办转公办的考试资格都被取缔了,一气之下,他不教书了,继承父亲的衣钵,专门帮要上访的村民写材料,出谋划策,并且经常对基层干部们指手画脚,随意评说。
后来,贾铭的表姐非常争气的嫁给了公务员,公公婆婆都是政府分量十足的干部,按照村民们的说话,这叫朝中有人。贾铭的舅舅在当地更加风光了,腰板挺得绷直,在当地干部面前讲话更是底气十足,张口闭口都是我们亲家怎么了得。
乡干部们对这样一个拥有强硬后台的刁民束手无策,既不能拉到派出所打一顿,更不能草率的当做神经病关进精神病院置之不理。为了不让他制造乱子,便采取拉拢政策,干脆让他做村长,统领一村百姓,换了身份,自然会体谅到基层领导的难处,不会再驾着妖风生事端。
贾铭的舅舅在当地有很深的民意基础,他当村长获得了众人的拥戴,因为以前的村长都是吃饭喝酒看寡妇,要不就是屁颠屁颠的跟着乡干部拍马屁,或者吓唬老百姓。为了发展村里的经济,他还是想了许多的办法,做了许多的实事。
第二章
前段时间,贾铭的舅舅来城里探亲,跟贾铭说起村里有一大片果园,因为管理不善和技术缺乏,一直没有产生效益。开始村里打算内部招标,由村民来承包,但是因为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残,最主要是村里的交通不是很方便,只要碰到下雨,那条破路几乎寸步难行,再好的水果也只能烂在枝头。为了不让一大片果园荒废下去,村干部在合计之后决定找外面的人来承包,这样可以保证资金和技术。
听了舅舅的话,贾铭动了心思,他考虑到在城里创业虽然商机无限,但是要拿出对他而言近乎天文数字的启动资金是不可能的,如果非要在城市里白手起家,除非做骗子才很容易成功。
谁都知道,果农拿着最新鲜、最甜美的产品却只能得到最低的利润,几毛钱一斤的水果到了城市,转手就变成几块钱一斤,中间商攫取了巨大的利润。贾铭想的就是中间利润,打算自产自销,同时发展立体养殖,树上结果,树下养鸡,还要在山头上建猪舍养猪,这么一来,他舅舅家那片闲置的果园便成了一个聚宝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贾铭怀揣着勃勃雄心,勾画着他的宏伟蓝图,他想着自己先做农场主,然后做企业家,再然后创立一个农副产品的集团公司,以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我要以正大公司为榜样,开始也不过是开间小店卖卖种子,现在成为知名的跨国集团。我也要从种果树养鸡养猪开始,逐步壮大起来。”他这样给自己打气。
我不否认他的创业激情和构思,但是怀疑他的能力,一个对畜牧养殖业几乎白痴的人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只是异想天开,况且他在满腔热情的时候根本没有估计到将要面临的困难。
就像很多城里人向往着农村旖旎的田园风光,却根本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种美丽。一个连自己都喂不好的人,还能去喂猪?
贾铭对我的怀疑不屑一顾,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现在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