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些学习差的同学,也许正是一句真诚的赞美,让他真的“棒”起来,就像王刚一样!
第二种力量:“你真棒”三个字能让人优秀。
一位美国老师,在推荐赴美读高中的中国女孩时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这句话深深震撼了父亲的心。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仅仅在4个月前,他的女儿,还是一个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垂头丧气地说“我厌学了”的孩子。
刚去美国不久,女孩(英文名:斯蒂芬)语言首次得了满分!老师一句“你真棒”让女孩心花怒放。接着她的化学又开始频频得满分。有人问老师问题,老师跟他们说:“问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老师还在全班大声赞扬:“你们要努力呀,否则将来你们都要给斯蒂芬打工去了!”。
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天赋都能被唤醒。就像打开宝藏的口诀“芝麻,开门”一样,唤醒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诀,那就是“你真棒!”
第三种力量:“你真棒”三个字能让人友好。
谁都不愿意身边总有一个说你这不行,那不行的人,谁都希望被别人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处的核心,就是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与不同的人共同生活,学会悦纳别人。
一个人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走出以自我中心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的价值,就是让他们走进一个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世界——一个属于他的朋友的世界,从中发现朋友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真诚地向朋友学习,在成长的路上能够手拉手一起进步。
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孩子发现了陌生的农村朋友朴实、真挚、有爱心、会劳动、爱学习的长处;农村孩子也发现了城市孩子开朗、活泼、有知识、有才干、会动脑的长处,他们相互肯定、相互纳悦,于是成为影响自己一生的好朋友。
在我们生存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息息相关,说一句坏话,一句激励别人的话;做一件有用的事,有意义的事,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人与人相处,要相互鼓励,多给别人发出正信息。
有位信史叫多克,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句鼓励的话语,在将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他也留下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因为多克年龄太大而没有要他,但多克没有泄气,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生救助伤员。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这句话在医院里引发了一场争论。医院领导说他疯了,要求擦掉,也有人认为这无伤大雅,不必擦掉。最后,大家决定把那句话留下来。没想到,不但伤员,就连医院的工作人员也都渐渐地把那句话记在了心里。
病人看到这句话坚强地活着,医生和护士们也尽力给予病人最精心的照顾。
你看,语言多么神奇,它能创造奇迹!
对自己来说,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交一个朋友;一句伤人的话,可以多一个冤家;
对他人来说,一句睿智的话,可以挽救一个生命;一句愚蠢的话,可以贻误人的一生。
面对他人,你决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当你看到别人的成绩,你一定要说声“你真棒”,改变角度就改变了关系。赞美永远是不过时的交往艺术。只要你学会从别人身上寻找优点并给以赞美,你将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面对陌生——付出才能融入
转学带来的烦恼
在一个城市呆久了,你是不是觉得生活太平淡了,有点向往远方,想出门旅游,体会一下“流浪”的感觉。呵呵,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可是,如果你真的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你又会觉得很不习惯,你不知道怎样开始新生活,怎样融入一个陌生的群体。我的一个小朋友——小魔女COCO就遇到过这样的烦恼。
小魔女COCO转学了。
她一百个不愿意,可没办法,爸爸妈妈工作调动,家从重庆搬到了北京。北京多好啊,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长城、颐和园、故宫、天坛……
可是,离开了生活9年的城市,离开了熟悉的学校、老师和同学,闯进偌大个北京城,小魔女没有了朋友,孤独极了,哪儿也不想去玩。她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