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页)
的话,我和李嫣白来了不说,现在想走也不容易了。
老吴一直在旁边听我们的对话,待我的推断无法进行下去,只能沉默的时候,他却说出了一句让所有在场人都震惊的话:“我知道吴那都是怎么死的。”
我、李嫣、吴都禾三人几乎同时抬头看向了他,不可思议之情,溢于言表。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时的老吴暂时放下了敌意,在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后,吃力的稳定了气息,缓缓的道出了他和吴那都之间的一段孽缘。
老吴本不姓吴,却也不愿意告诉我们他的真姓。
他早年混迹于湘西一带,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蛊师。
有一日,寨中一名富户家的孩子身染奇病,四处求医,却无人得识,便将他请了去。
若对方中了蛊,他兴许还有用武之地,可实际上他却未发现任何类似症状。为图对方所出的高额赏金,他胡乱诊断,在病者体内下入一蛊虫,使得其体表气色有所好转,而体内则继续恶化下去。
几日后,东窗事发,富户大怒,联合当地族长四处缉拿他,他却早已揣着钱游荡它乡。
说来也巧,吴那都的妻子和富户是同一村子的,其妻生下吴都禾后突遭恶疾,不久便撒手人寰。
那几日恰逢他回妻子的家乡祭拜,偶闻路人谈论富户家孩子的病症,觉察出很像是中了诅咒,便主动登门造访。
结果不出所料,病者是被人下了巫诅之术,而当地苗人多习蛊术,很少有人懂的诅咒术,所以让众多行家也一筹莫展。
而吴那都却精通巫术,他轻而易举的便破解了孩子身上的诅咒,并顺藤摸瓜,找出了施术之人,交与富户发落。
富户感其恩,金钱财宝让他随便挑,他却谦虚的全都拒绝了。富户便尊他为上宾,请他务必多住几日,以表谢意。
这事在当地极为轰动,一传十,十传百,中途添油加醋,不免神话了许多。
吴那都见状,颇感负担,翌日清晨便不辞而别,回到了毛沟村。
此事在别人眼里,施恩不图报,自然成就了一段佳话。
可在老吴的眼里,却是五味杂陈。
于是他千方百计的打听到了吴那都的行踪,并偷偷的尾随其来到了毛沟村。
第一百六十三章 孽缘 中
现在终于搞清楚了,老吴来到毛沟村的真实目的,原来是想拜吴那都为师,学习巫术。
吴那都并非庸人,观其眉宇,得知老吴这人心术不正。尽管他死缠烂打,尝尽了各种办法,仍然被拒之门外。
老吴并不知吴那都已看透自己的品行,仍觉得只要有耐心有毅力,即使对方是顽石,也一定会被感化。
遂下定决心,打算长居于毛沟村。
同为苗人,毛沟村的族长本有意收留他,但在询问其姓名时,却出现了问题。
原来老吴事前并未想到这一层,被查问时,一下子就慌了神。想那富户正在四处悬赏缉拿他,若说出真名,早晚会被发现。
慌乱间也忘记可以胡乱编一个,竟然对族长说:“我。。。我没有名字。”
此时的老吴刚过三十岁,思维正常,这一贸然回答让族长陡然生疑。
和其它族里老人商议后,便以身份可疑为由,拒绝接纳他入寨。
要是常人,连遭两番挫折,早该打道回府了。
可老吴偏偏认为这是上天故意在难为他,摆在他前面的必定会是飞黄腾达,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得到蛊神的眷顾。
于是他在村子北面,离蛊王祠不太远的地方,自己搭建了个木屋。
这一过,就是十年。
十年间,他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拜访一次蛊王祠,可吴那都心意已决,丝毫不为其所动。
终于,事情出现转机的那一天到来了。
这一日,逢月末,尽管外面飘着小雨,老吴仍决定前去蛊王祠。
到达门口的时候,发现大门虚掩着,他透过门缝看到了前堂里正站着两个人。
其中背对他的人,身材瘦小,穿着一身红色火纹宽袍,正和吴那都交谈着。
但见吴那都神情十分紧张,对宽袍人说:“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想找一个人还不容易吗?”
“你们找到我也没有用,先祖有令,只有见到血巫令牌,才可以把它交给你”
“大家都是同门,师兄怎么尽说见外话呢?师祖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