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1/4 页)
他这个说法很冒险,但是正合霍骇地意思,他也是这么想的,一万的兵马当中虽然我五千精锐,可是想挡住别人的千军万马几乎是不可能。
唯一地办法就是变被动为主动,虽然伤亡很大,胜算很小,但是最起码可以打乱敌人的心志和计划,拖住他们在原地不动。
“房大人此法甚妙,只是李智的正阳宫坐落在断崖之上,易守能攻,我们要想给他一个措手不及,就需要把所有的兵马都拉过去,这样陛下的处境就危险了!”霍骇好说歹说的目的就是想让李世民离开这里。
一旦李世民离开,那这里就是他说了算,打仗起来得心应手不说,后顾之忧也没有了,何乐而不为呢?
“霍公言之有理,不如你我竭力劝陛下快速回长安如何?”房玄龄微微点头,而后发问。
“陛下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此时除了魏征,没人能让他屈服。不过霍公倒有一个法子,先前的苏州贪官污吏案,房大人可还记得?当时胡权乃有罪之人,陛下开恩,让其继续管理苏州,此人昏晕,对调兵遣将更是一窍不通,不如让陛下东去苏州,亲自调来苏州之兵如何?”
踱步少许,霍骇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这样既满足了李世民参战的愿望,又让这厮暂时离开了这里。
之所以选择苏州,而不是扬州的原因是,苏州甚远,李世民来回所花的时间甚多。再者,扬州刺史杜伏威,霍骇深知此人,张云她外公,靠得住,而胡权这厮昏晕至极,极有误事的可能。
此事兹事体大,要是援军姗姗来迟,这里的一万兵马就要全军覆没的危险,霍骇可不想自己的五千精锐之兵受损,日后还指望带着他们出去游猎呢!
“霍公英明,此事包在玄龄身上,玄龄晚上回去便会苦劝陛下,让其亲去苏州调兵!”房玄龄竖起了大拇指,然后窃笑几声。
两人一路寒暄,直到霍骇的牙帐跟前,此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的昏黄余晖洒在风水镇上,这个古老的镇子显得更加古老、悠久。
王强和张文豪皆是站在牙帐门口,两人皆是惊慌,像是等待霍骇回来很久了。
“强子,何事如此慌张?”霍骇冷哼一声,他心中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了。
“桥叔跑了,他是从家中的密道出镇子的,我追他不及,他上青龙山了!”王强紧张地说到。
“啊?有人去山上报信了,那我们要快一步行动才好!”房玄龄轻叹一声,周围的人皆是点头。
“我早就知道这个桥叔有问题,想不到他真是李智的人,也好,让他上山去告诉李智,我霍骇来了!”霍骇心中暗思,下次抓到桥叔,一定要把这厮扔到深山里去喂狗。
“霍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张文豪欠身上来,这厮身上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浑身尽是药味。
第一第26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
“张大人,你手下的衙役、兵员等可用之兵为数多少?官邸余粮多少?”霍骇信步走进牙帐,众人同步跟了进去。
“回霍公的话,下官手里的可用之兵有三千余人,衙役五百,护卫五百,还有守城之兵一千,外加城内后勤人员也有一千余人,皆已在帐外候命!至于城内余粮,为数不多,但是能保三万之兵吃上半个月!”张文豪细细算了一下,而后慢慢回答到,霍骇第一次叫他大人,他似乎很是激动。
有三千可用之兵?霍骇心中惊喜,这三千兵马肯定都是用来做箭靶子的了。城中粮草可包三万兵马吃上半个月,那就可以保一万多兵马吃上最少一个月了?
倘若一个月之内打不下正阳宫,霍骇觉得自己的一万之兵恐怕只剩下残骨了。
“不错,张大人,你现在与王强王将军一起去镇上收集粮草,粮食虽然重要,但柴草、木灰、炭灰等,这些东西是越多越好,另外征集强壮的丁夫,留做备用!时间紧急,在午夜之前,势必完成此事!”霍骇心想,攻城吗?这个玩意老子不在行,但是也不会让李智好过。
“是!”张文豪和王强领命离去,牙帐里只剩下霍骇和房玄龄面面相觑,两人心中皆是摇摆不定,攻城本不是小事,再者以一万兵马攻打人家座落在断崖之上的城池更是难上加难。
“房大人。你即刻回去,劝陛下亲去苏州调兵,然后速回来与我回合。我们在明天天亮之前攻上青龙山!”霍骇把脑袋凑到房玄龄耳畔,轻声言语。
朝廷兵马要剿灭地李智乱军的事情已经败落,李智势必起兵在即。必须快他一步动手才能赢得主动。
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