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4/4 页)
黑锅,气得不行,就告了一状。
这一状相当狠,崇祯极为愤怒,马上就批了个处分,那意思是,你想干就好好干,不想干我就干你,搞得洪承畴连觉都没法睡,连夜开会,准备跟李自成玩真的。
对方突然下猛招,李自成没有思想准备,连陕西都没呆住,只能往外跑了。
一路往西北跑,跑了几天几夜,到了甘肃,终于没人追了。
但过了几天,李自成才明白,不追是有理由的。
在明代,西北是比较荒凉的,陕西的情况还凑合,再往外跑,基本就没人了,所以压根没必要追,让他自己饿死就行。
洪承畴的想法大致如此,事情也正如他所料,李自成混得实在太惨,没人、没粮,一个多月,损失竟然过半,已经穷途末路。
然而出乎洪承畴意料的是,没过几天,李自成竟然穿越严密封锁,又回来了——从他的眼皮底下。
据说这件事情吓得洪大人几天没睡着觉,毕竟刚刚作过检查,还出这么大的事,随即写信,向崇祯请罪。
但崇祯的领导水平实在是高,一句话都没说,只是让他戴罪立功。
感动得眼泪汪汪的洪大人决心,用行动来报答领导的信任,马上找到孙传庭,要跟他通力合作,彻底解决李自成。
孙传庭很够意思,啥也不说了,立即调兵,发动了总攻。在一个月里,跟李自成打了四仗。
四仗之后,李自成只剩一千人。
只剩一千人的李自成,躲进了汉中的深山老林。
原本几万精锐手下,被打得只剩一个零头,甚至连他最可靠的亲信祁总管,也带着人当了叛徒,在山沟里受冻的李自成,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如果是张献忠,到这个时候,估计早就投降洗了睡了,但李自成依然不投降,他依然坚定。
但再坚定,都要解决问题,李自成明白,老呆在山里,终究是不行的,必须走出去。
经过分析,他正确地认识到,四川是不能去了,陕西也不能去了,要想有所成就,唯一的目的地,是河南。
河南有人口,有灾荒,加上还有几个从前的老战友,所以,这是李自成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而从汉中到河南,必须经过南原。
南原,位于潼关附近,是此去必经之路,为了交通安全,李自成在出发前,进行了长期侦查,摸清地形,为了麻痹敌人,他在山区蹲了一个多月,直到所有官军撤走,才正式上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