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第3/4 页)
。
三年前,孙承宗收复关内四城的时候,最能打的两个,就是左良玉和曹文诏。
就军事天赋而言,两人水平相当,也有人说,左良玉还要厉害点,之所以打仗成绩不好,说到底还是个人员素质问题。
曹文诏率领的,是关宁铁骑,所谓天下第一强军,战斗力极强,打起来也顺手。
但左良玉估计是跟袁崇焕关系不好,来的时候,没有分到关宁铁骑(大多数在祖大寿的手上),只能在当地招兵。
这就比较麻烦了,倒不是说当地人不能打仗,关键在于,参加民军闹事的,大都也是当地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都是苦人家,闭只眼就过去了,官军也好,民军也罢,都是混饭吃,何必呢?
而这一次,左良玉得到了一支和以往不同的军队——昌平兵。
明代的军队,就战斗力而言,一般是北方比南方强。北方的军队,最能打的,自然是辽东军。问题在于,辽东军成本太高,给钱不说,还要给地,相对而言,昌平兵性价比很高,而且就在京城附近,也好招。
带着这拨人,左良玉终于翻身了,他连续出击,屡战屡胜,先后斩杀敌军上万人,追着敌军到处跑。
到崇祯六年(1633)九月,不再跑了。
民军主力被他赶到了河南武安,估计是跑得太辛苦,大家跑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有十几万人,还跑什么?就在这里,跟左良玉死磕。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抉择。
敌人不跑了,左良玉也不跑了,他开始安静下来,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
对左良玉的反常举动,民军首领们很纳闷,但鉴于左总兵向来彪悍,他们一致决定等几天,看这位仁兄到底想干什么。
左良玉想干的事情,就是等几天。
他虽然很猛,也很明白,凭自己这点兵力,追着在屁股后面踹几脚还可以,真卷袖子上去跟人拼命,是万万不能地。
在对手的配合下,左良玉安心地等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要等的人。
根据崇祯的统一调派,山西总兵曹文诏、京营总兵王朴、总兵汤九州以及河南本地军队,日夜兼程,于九月底抵达武安,完成合围。
对首领们而言,现在醒悟,已经太晚了。
下面,我们介绍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英雄。据史料记载,除了知名人物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外,还有若干历史人物,如薛仁贵、刘备(都是外号)以及某些新面孔:比如鞋底光(一直没想明白这外号啥意思,估计是说他跑得快),逼上路(这个外号很有觉悟)、一块云(估计原先干过诗人)、三只手(这个……);某些死人,比如混世王、上天龙……(应该之前已经被曹文诏干掉了)。
大抵而言,所有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在这个圈里。
对诸位首领而言,崇祯六年的冬天应该是过不去了。
因为除被围外,他们即将迎来另一个相当可怕的消息。
按规定,但凡跨省调动,应该指认一名前线总指挥,根据级别,这个包围圈的最高指挥者,必定是曹文诏。
当然,如果真是曹文诏管这摊子事,历史估计就要改写了,因为以他老人家的脾气,逮住这么个机会,诸位首领连全尸都捞不着。
可是,不是曹文诏。
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
崇祯六年九月,曹文诏被调离,赴大同任总兵。
关于这次任命,许多史书上都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毁长城。
打得好好的,偏要调走,纯粹是找抽。
而这笔帐,大都算到了御史刘令誉的头上。
因为据史料记载,曹文诏当年在山西的时候,跟刘御史住隔壁,曹总兵书读的少,估计也不大讲礼貌,欺负了刘御史,两人结了梁子。
后来刘御史到河南巡视,曹总兵跟他聊天,聊着聊着不对劲了,又开始吵,刘御史可能吃了点亏,回去就记住了,告了一黑状,把曹文诏告倒了,经崇祯批准,调到大同。
史料是对的,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按照明代编制,山西总兵和大同总兵,算是同一级别,而且崇祯对曹文诏极为信任,别说一状,一百状都告不倒。
真正的答案,在半年后揭晓。
崇祯七年(1634)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大同。
崇祯是个很苦的孩子,上任时年纪轻轻,小心翼翼地装了两年孙子,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