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页)
是汇报一下县革委的工作,展望一下未来。
这一回还是如此。谁知短短二十来分钟的讲话,中间还夹杂着一大堆经济数据,竟然被掌声打断了四次。每次持续时间都超过了一分钟,若不是老爸抬手示意,还不知这个掌声要延续多久。
人心向背啊!
有时静下心来想一想,连孟宇翰自己都觉得刘文举举荐自己来做这个县委书记是个失策。只不过既然已经来了,断无退缩之理,硬着头皮干下去吧。
虽说龙铁军亲自出面做了老爸地工作,唐海天与吴秋阳也表示会遵守党内组织纪律,维护班子团结。但面临着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该争地还是要争。
维护班子团结不能丧失原则立场。
时间进入五月份,也就是省报的长篇报道刊发之后不久,孟宇翰又在书记办公会上与老爸和唐海天顶了牛。起因还在于曾克己。
曾克己出任芙蓉区区委书记,几乎就是孟宇翰出任向阳县委书记的翻版,硬生生扶上去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孟宇翰是外来户。而曾克己是本地干部。但是曾克己这个本地干部在芙蓉区的群众基础极差,甚至还不如孟宇翰呢。人家孟宇翰不管怎么说,之前起码没有得罪什么人。曾克己就不一样了,在芙蓉区工作多年,除了极少数几个臭味相投的亲信,没一个干部说他一声“好”地。
结果曾克己在芙蓉区也碰到了和孟宇翰一模一样的尴尬和难题。芙蓉区三名副书记,肖明天、肖志雄和曹安顺,谁都不和他一条心。
肖志雄是区委副书记兼区革委会主任,级别与曾克己一样。肖明天是区委副书记兼芙蓉镇镇委书记,年纪不大。三十岁出头。资格不浅,四年前就担任了芙蓉镇革委会主任。是个踏实肯干的年轻干部,在芙蓉镇乃至芙蓉区的威望都很高。虽然只是副科级,很多时候肖志雄这个新任区革委主任还要听他的。曹安顺是土生土长的芙蓉区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干起来的,党群副书记,排名在肖志雄之后。年纪大些,能力并不出众,胜在为官清廉,平日里很看不惯曾克己吃吃喝喝不干正事的做派,尿不到一个壶里。
曾克己德不足以服众,基本上没办法掌控区委常委会。偏他自以为有孟宇翰撑腰,抖了起来,经常在常委会上摆一把手架子,以权压人,结果可想而知,不是别人混不下去,是他自己混不下去了。眼见得这个现状再不改变,曾克己便将要成为芙蓉区甚至是向阳县官场地笑柄。
曾书记无奈之下,不得已祭起终极法宝——找孟书记哭诉!
这对难兄难弟,碰到问题时解决的手段都是一般无二啊!
孟宇翰觉得曾克己太也无能,本不待给他撑腰,转念一想,这人是第一个投靠自己的,若由得他被几个副手欺负,从今往后,自己在向阳县就做定了“汉献帝”再没人往这边靠了。
因而明知道会出现争执,孟宇翰还是硬着头皮在书记办公会上提出了人事异动的提议。
“我看台山镇的领导班子有些软弱无力,是不是把肖明天同志调到台山镇去工作?”研究了几项议题之后,眼见得气氛尚还融洽,孟宇翰便脸带微笑,试探着提出了这个敏感问题。
唐海天的眉头立即蹙了起来,与老爸对视一眼。说道:“各区镇地领导班子刚调整过,眼下又正是农忙季节,不宜再调动吧?”老爸喝了口茶水,不吭声。
“我看还是调动一下好,台山镇的赵晓华同志,年纪大了,工作干劲有点问题。肖明天同志过去之后。应该可以迅即打开台山镇目前停滞不前的工作局面……”孟宇翰坚持道,不住拿眼睛瞥老爸。
老爸其实心里也堵得慌。知道孟宇翰这是没事找事,要为曾克己开路呢。台山镇镇委书记赵晓华年纪是大了些,五十岁了吧,精力和干劲自然不如年轻干部,不过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人也踏实勤勉。要待不答应吧,龙铁军言犹在耳。若是答应下来吧,实在不合自己心愿。
“如果肖明天同志调任台山镇,赵晓华同志又怎么安排呢?还有谁也接替芙蓉镇的书记?”老爸沉吟着,问道。
孟宇翰心中便是一喜。这么说就是有戏,直接进入技术层面了。
“赵晓华同志我看可以调到农业局去,毕竟在基层工作时间长,对农村工作还是很有心得的,应该可以当好陈立有同志的副手。”陈立有这两年风头甚健。在县直局委办地头头中稳居第一位,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换届,应该可以更进一步,接替蒋立群地位置,出任主管农业地革委会副主任。
至于蒋立群。原本就是从地区农业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