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3/4 页)
挑出上面这几个人办事,也算煞费苦心,乔允升和阉党向来势不两立,韩旷这种老牌东
林党,不往死里整,实在对不起自己。 扫荡,一个不留! 几天过去,经过清查,内阁上报了阉党名单,共计五十多人,成果极其丰硕。 然而这一次,崇祯先更为愤怒,他当即召集内阁,严厉训斥:人还不够数,老实点! 大臣们都很诧异,都五十多了,还不够吗?
既然皇上说不够,那就再捞几个吧。
第二天,内阁又送上了一份名单,这次是六十几个,该满意了吧。 这次皇帝大人没有废话,一拍桌子:人数不对,再敢糊弄我,以抗旨论处! 崇祯是正确的,内阁的这几位仁兄,确实糊弄了他。 虽然他们跟阉党都有仇,且皇帝支持,但阉党人数太多,毕竟是个得罪人的事,阉党也
好,东林党也罢,不过混碗饭吃,何必呢? 不管了,接着糊弄: “我们是外臣,宫内的人事并不清楚。 ” 崇祯冷笑: “我看不是不知道,是怕得罪人吧!(特畏任怨耳) ” 怪事,崇祯初来乍到,他怎么知道人数不对呢? 崇祯帮他们解开了这个迷题。 他派人抬出了几个包裹,扔到阁臣面前,说: “看看吧。 ” 打开包裹的那一刻,大臣们明白,这次赖都赖不掉了。 包裹里的,是无数封跟魏忠贤勾搭的奏疏,很明显,崇祯不但看过,还数过。 混不过去,只能玩命干了。 就这样,自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一直到崇祯元年(1628)三月,足足折腾了四个
月,阉党终于被彻底整趴下了。 昀后的名单,共计二百六十一人,分为八等。 特等奖得主两人,魏忠贤,客氏,罪名:首逆,处理:凌迟。 一等奖得主六人,以崔呈秀为首,罪名:首逆同谋,处理:斩首。 二等奖得主十九人,罪名:结交近侍,处理:秋后处决。
三等奖得主十一人,罪名:结交近侍次等,处理:流放
此外,还有四等奖得主(逆孽军犯)三十五人,五等奖得主(谄附拥戴军犯)十六人,六等奖得主(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七等奖得主(祠颂)四十四人,各获得充军、有期徒刑、免职等奖励。
以上得奖结果,由大明北京市公证员朱由检同志公证,有效。 '1585' 对此名单,许多史书都颇有微辞,说是人没抓够,放跑了某些阉党,讲这种话的人,脑
袋是有问题的。 我算了一下,当时朝廷的编制,六部只有一个部长,两个副部长(兵部有四个),每个部有四个司(刑部和户部有十三个),每个司司长(郎中)一人,副司长(员外郎)一人,处长(主事)两人。 还有大衙门都察院,加上各地御史,才一百五十人,其余部门人数更少,总共(没算地
方政府)大致不会超过八百人。 人就这么多,一下子刨走两百六十多,还不算多? 其实人家也是有苦衷的,毕竟魏公公当政,不说几句好话,是混不过去的,现在换了领
导,承认了错误,也就拉倒了吧。 然而崇祯不肯拉倒,不只他不肯,某些人也不肯。 这个某些人,是指负责定案的人。 大家在朝廷里,平时你来我往,难免有点过节,现在笔在手上,说你是阉党,你就是阉
党,大好挖坑机会,不整一下,难免有点说不过去。 比如大学士韩旷,清查阉党毫不积极,整人倒是毫不含糊,骂过魏公公的,不一定不是阉党,骂过他的,就一定是阉党,写进去! 更搞笑的是,由于人多文书多,某些兄弟被摆了乌龙,明明当年骂的是张居正,竟然被记成了东林党,两笔下去就成了阉党,只能认倒霉。 此外,在这份名单上,还有几位有趣的人物。比如那位要在国子监里给魏公公立牌坊的陆万龄同学,屁官都不是,估计连魏忠贤都没见过,由于风头太大,竟然被订为二等,跟五虎五彪一起,被拉出去砍了。 那位第一个上疏弹劾魏公公的杨维垣,由于举报有功,被定为三等,拉去充军。
而在案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陈尔翼、杨所修,也没能跑掉,根据情节,本来没他们什么事,鉴于其双簧演得太过精彩,由皇帝特批六等奖,判处有期徒刑,免官为民。 复仇 总体说来,这份名单虽然有点问题,但是相当凑合,弘扬了正气,恶整了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