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页)
终于,他们找到了那个昀好、昀合适的机会——太子。 太子昀近过得还不错,自打妖书案后,他很是清净了几年,确切地说,是九年。 万历四十一年(1613),一个人写的一封报告,再次把太子拖下了水。 这个人叫王曰乾,时任锦衣卫百户,通俗点说,是个特务。 这位特务向皇帝上书,说他发现了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有三个人集会,剪了三个纸人,
上面分别写着皇帝、皇太后、皇太子的名字,然后在上面钉了七七四十九个铁钉(真是不容易)。钉了几天后,放火烧掉。 这是个复杂的过程,但用意很简单——诅咒,毕竟把钉子钉在纸人上,你要说是祈福,似乎也不太靠谱。 这也就罢了,更麻烦的是,这位特务还同时报告,说这事是一个太监指使的,偏偏这个太监,又是郑贵妃的太监。 '1354'
于是事情闹大了,奏疏送到皇帝那里,万历把桌子都给掀了,深更半夜睡不着觉,四下乱转,急得不行。太子知道后,也是心急火燎,唯恐事情闹大,郑贵妃更是哭天喊地,说这事不是自己干的。
大家都急得团团转,内阁的叶向高却悄无声息,万历气完了,也想起这个人了,当即大骂: “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人怎么不说话!?”(此变大事,宰相何无言) 此时,身边的太监递给他一件东西,很快万历就说了第二句话: “这下没事了。 ” 这件东西,就是叶向高的奏疏,事情刚出,就送上来了。 奏疏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陛下,此事的原告(指王曰乾)和被告(指诅咒者)我都知道,全都是无赖混混,之前也曾闹过事,还被司法部门(刑部)处理过,这件事情和以往的妖书案很相似,但妖书案是匿名,无人可查,现在原告被告都在,一审就知道,皇上你不要声张就行了。
看完这段话,我的感觉是:这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叶向高的表面意思,是说这件事情,是非曲折且不论,但不宜闹大,只要你不说,我不说,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一审就行。 这是一个不符合常理的抉择。因为叶向高,是东林党的人,而东林党,是支持太子的,
现在太子被人诅咒,应该一查到底,怎能就此打住呢?
事实上,叶向高是对的。 第二天,叶向高将王曰乾送交三法司审讯。 这是个让很多人疑惑的决定,这人一审,事情不就闹大了吗? 如果你这样想,说明你很单纯,因为就在他吩咐审讯的后一天,王曰乾同志就因不明原
因,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监牢里,死因待查。 什么叫黑?这就叫黑。 而只要分析当时的局势,揭开几个疑点,你就会发现叶向高的真实动机: 首先,昀大的疑问是:这件事情是不是郑贵妃干的,答案:无所谓。 自古以来,诅咒这类事数不胜数,说穿了就是想除掉一个人,又没胆跳出来,在家做几
个假人,骂骂出出气,是纯粹的阿 Q精神。一般也就是老大妈干干(这事到今天还有人干,有多种形式,如“打小人”),而以郑贵妃的智商,正好符合这个档次,说她真干,我倒也信。 但问题在于,她干没干并不重要,反正铁钉扎在假人上,也扎不死人,真正重要的是,这件事不能查,也不能有真相。 '1355' 追查此事,似乎是一个太子向郑贵妃复仇的机会,但事实上,却是不折不扣的陷阱。 原因很简单,此时朱常洛已经是太子,只要没有什么大事,到时自然接班,而郑贵妃一哭二闹三上吊之类的招数,闹了十几年,早没用了。 但如若将此事搞大,再惊动皇帝,无论结果如何,对太子只好坏处,没有好处。因为此时太子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等待。
事实证明,叶向高的判断十分正确,种种迹象表明,告状的王曰乾和诅咒的那帮人关系紧密,此事很可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某些人(不一定是郑贵妃),为了某些目的,想把水搅浑,再混水摸鱼。
久经考验的叶向高同志识破了圈套,危机成功度过了。
但太子殿下一生中昀残酷的考验即将到来,在两年之后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日黄昏
太子朱常洛正在慈庆宫中休息,万历二十九年他被封为太子,住到了这里,但他爹人品差,基础设施一应具缺,要啥都不给,连身边的太监都是人家淘汰的,皇帝不待见,大臣自然也不买账,平时谁都不上门,十分冷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