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赵强猛一下抬起头来,盯着小王手里专门用来装取物证的一个塑料袋内一枚约拇指大小的梅花形翡翠。
“哦,是这样的,就是这一枚翡翠玉梅花。刚才据尹焕章辨认后,他肯定的说11号夜里,彭哲曾请他辨认过这枚翡翠,并说这跟廖宅里好像埋藏了一笔什么黄金有关。当时,他也是一头雾水,后来便还给彭哲了。”刘挺这时接接了小王的口说道。
“什么?彭哲!黄金?!他肯定没记错吗?”赵强眼中一下放出了光彩,顿时显得有些兴奋起来。
“我认真问过了,他保证绝对不会记错。”刘挺肯定地点了点头。
“那好,马上把有关的东西全部送回局里技术科作详细鉴定。要快!”赵强扭头向小王发出了命令。
“是。”小王一转身跑步出了大院。
“这么说,这个让我们一直到处寻找的彭哲可能又回到这里来了,或者说他也可能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赵强望着刘挺做着假设道。
“应该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又或许是他丢了玉梅花,被真正的盗贼捡到了。”刘挺也低头咬着嘴唇道。
赵强却否定地摇了摇头。
“就算是被人捡到,他又怎么会专门跑到这里来呢?更不可能知道这玉梅花的真正用途啊!”赵强显然不能同意刘挺的看法。
“还有,你不觉得这现场有些不对头吗?”赵强来回踱着步子。
“是啊,的确很奇怪,甚至是难以解释。为什么现场只留下了一对脚印,却有两种指纹!更令人费解的是既然有痕迹显示曾发生过打斗,怎么会只有一个人呢?难道自己和自己搏斗不成!?”刘挺也深感困惑。
“自己和自己搏斗!呵,还真是个有趣的假设!”赵强用手摸着下巴。
“这个问题还要等技术鉴定出来以后才清楚。那么除了这些,现场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吗?”略一停顿,赵强的目光落回了那墙壁的暗门上。
“噢,对了,在这暗柜中发现了一只紫檀木匣。”刘挺看到了他的眼光落点。
说着一位民警捧过了一只狭长的木匣子。
“是什么?”赵强问。
“里面好像是半张残图,还有一封信。”刘挺道。
“都写什么了?”
“还不知道,等着你过来拆看呢!”刘挺戴上手套拉开了匣子。
赵强脸上闪过了一丝满意的表情。
打开匣子,里面露出了半卷泛黄的图纸和一个牛皮纸信封。
赵强戴上了警员递过来的白手套,先将那半卷残图小心地放到了一边,然后拆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了两张竖笺抖开。两页用毛笔书就的娟秀蝇头小楷便映入了眼帘。
“振邦吾儿:
见字之时,吾与乃父恐已早登仙界;惟愿汝与廖氏一门能康福绵延,望汝通览全字亦不必心生遗憾!
汝祖父弥留病榻之遗训,犹言在耳,吾及乃父终不敢稍有健忘。其时汝年齿尚幼,诸事尚且懵懂。现将前事备汝详述,以解诸般疑惑。
民国三十八年岁末,风云突变,国势逆转。国民旧政府已成朽木之躯,大厦将倾,新旧交替已成必然。惟汝祖父聚廖门数代家业于己一身,而恰逢时局维艰,晦暗不明之际。为廖门列祖列宗想,为后代子孙计,便决然将其名下悉数产业变换黄金五千两,计金条五百根。深藏于府内,并附索图一份,一分为二,分而藏之。吾与乃父推敲数载,终明以汝所配之玉梅花为机巧,开启此中堂悬之水墨梅花图便可将两残图合二为一,寻出黄金之下落。”
读到这里,赵强和刘挺都不禁相视一眼。齐齐将眼睛转向了那半张藏宝图。略作沉吟,他们又继续低头看下去。
“然,今汝仍未成人立室,而新中国成立,政府之所作所为,无不俱得人民百姓之拥戴。吾廖氏一门自始以经商为民,富甲报国为至理。值此国泰民安之大好光景,吾辈亦不胜鼓舞欢欣。然,国家创建之初,百废待兴,急需用钱处甚多。吾与乃父商讨,俱感应身体力行,参与到国家建设之中,且常感吾坪山虽自古为文献之邦,奈何教育滞后,德化推行缓慢。故毅然决计将汝祖父所留之黄金悉数捐赠政府,用于国家建设,也可算得物有所用。且深感汝辈已是生长于红旗下之新人,更不宜不劳而获,贪祖荫之庇,而应自食其力,以勤劳双手养一家之衣食,争一门之昌盛!
谅邦儿定能体恤父母此番良苦之用心,勿生怨恨。更惟吾儿能奋发图强,励志报国。则吾心愿足矣!
父母具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