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1/4 页)
撤走了。唉,他们都是骑兵,呼啸来去,迅疾如风,宋军仓促之间,绝难抵御。”
赵婧知道所谓的“西夏那个妇人”指的就是当今西夏的太后梁氏。这位梁太后自从她的儿子李秉常继位以来,就一直掌握着西夏国的军政大权,把自己的儿子完全架空,已经十四年了。这梁氏很喜欢用兵,而且虽为女流,在战场上却颇有胆色和谋略。
想当初,太皇太后高氏在位的时候,她不发一兵一卒,就向大宋要走了葭芦、米脂、浮图和安疆四寨之地。但是,宋朝的退让却并没有让她止息兵戈,她反倒是越发觉得宋朝软弱可欺,其后又发动了多次战争,妄图夺回兰州,银州等大宋的西疆重镇。只是,这时候大宋的高太后已经升遐,亲政的赵煦承继了他父亲在西疆上的政策——强硬作战。
西夏的太后梁氏恰恰也是战争狂人,这宋和西夏两方罕有地一拍即合,多次激战。梁太后有个习惯,就是喜欢亲征,几乎每次大战,她都要亲自领兵作战,她麾下有一支女兵,叫做“麻魁”,乃是由她亲自率领的,战力非凡。
可惜的是,两国交兵,尤其是这种旷日持久的大战,打的主要是国力,拼的是消耗。这些年以来,西夏和大宋在西疆进行了许多次的较量,总体上来说,是宋朝稍处下风,不过,西夏也并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关键是西夏国小,人丁单薄,百姓穷困;而大宋则正好相反,疆域广阔,人丁兴旺,民生富足。所以,大宋比西夏更加耗得起,更加输得起。盘点这些年以来宋于西夏的大战,虽然败讯多余捷报,但不得不说,西夏所损耗的国力比大宋多得多。这也是赵煦如今有底气摔奏章对西夏人表示不满的根本原因。
第91章 宫内重逢
赵婧微微笑道:“六哥你息怒吧!你的身子不好,不要再气坏了。WWw。再说,为了这些蛮夷之人生气,也不值得。朝中的事情,多让那些大臣为你分忧吧,他们吃着咱们赵家的禄米,就该为六哥你这个官家效命,就该为咱们的江山社稷出谋划策。否则,每一年国库里拨出来的那么多饷银岂不是都打了水漂?。况且,西夏衅边这种事情已经是多年以来都不能解决的痼疾,六哥你一时之间再急也是没用的,还需徐徐图之。”
赵煦点点头,道:“你说得有理。我朝中这么多文武大臣,若是事事都要朕躬亲而行,那要他们又有何用?嗯,你还是继续去抚琴吧,朕也不批阅奏章了,就坐在这里听你弹奏一曲。”
赵婧来此,本就是为了帮助赵煦放松心情,好静心养病的。见赵煦有此兴致,自然高兴,连忙笑道:“好啊!”便重新坐下来,全神贯注地开始弹起琴来。
从客观上来说,赵婧的琴艺虽然也算不俗,但绝算不上顶尖,更是和“高山流水”这四个字无缘。但赵煦每次听见她的琴音,心情就会越发轻松,平日里呼吸困难、常咳嗽的毛病也好了不少。他看着赵婧那俊秀的面孔,柳条一般苗条的身姿,皓洁修长的十指,眼光渐渐凝住了。只是,赵婧此时正埋首于眼前的这张古琴之上,一点也没有发觉赵煦的眼光正在变得越来越炙热。
正在此时,忽听一阵脚步声起,一个内侍走进来道:“官家,开封县令李唐已经带到,正在殿外候旨。”
赵婧一听“李唐”二字,手上一颤,琴音就此止住。赵煦身子轻轻震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假作不经意地说道:“朕还差点忘了,还曾叫他前来给朕看看病情的。”
赵婧定了定神,说道:“那我还是先回避一下吧!”她虽然不是后妃,但毕竟也是内命妇,是不能轻易会见外臣的。
赵煦略一沉吟,道:“也好,十妹啊,有时间还是记得过来为朕多抚琴吧,有你的琴声陪伴,我也就感觉不到肚子里有多难受了,而且心情也舒畅了不少。朕在想,说不定你这琴音便是朕的治病良药呢!以前朕之所以发病,很可能就是因为你太少为我抚琴了。”又转向那内侍道:“宣他进来吧!”
赵婧此时哪里还有心情来应付赵煦的玩笑话,顺口答应一声,便出门而去。当她走出殿门的时候,迎面正看见李唐低着头,随着一个小黄门缓缓地向这边行来。赵婧心下不由一慌,顿时又想起了那天在马车之上发生的那场意外。
记得当时,车厢内意外发生震动,赵婧刚刚用嘴巴衔住他那个厌物的时候,简直是杀了李唐的心都有了。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觉得,自己十几年的清白就这样毁在了李唐的手里。从这一刻开始,每次想起赵宏德,她心下就只有一种无限的愧疚之情。
但是,当她看见李唐舍生忘死地救下自己的性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