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的雷达发射面,发射空空导弹,然
后掉头高速逃跑。经验丰富且大胆的美飞行员拉起机头朝来袭导弹对头飞去,他们中只有一架被击落,而
且有机会发射剩余导弹追击J─8E。那些平飞和俯冲的就没那么走运,有二十几架被击落,美机群的队
形终于被打乱了。解放军左右两机群的四百多架J─7S和各型J─10及J─11战斗机开始前堵后追,
美机因空空导弹所剩无几,剩下的又已回收仓内,故无心恋战,释放各种干扰器在导弹雨中夺路而逃。大
量的金属箔形成了一条条云带,一些解放军飞行员不觉间飞进了这些闪光的云雾中,透过座舱玻璃,他们
看到空气中到处都飘浮着像冰针一样亮晶晶的悬浮物。与此同时,辐射力强大的电磁波似乎紧紧握住了这
些飞机。尖啸的杂音,紊乱的图像,超视距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出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机批次信号,让人真假
难辨。在大多数我军战机被迫回航时,约有六十架美机逃逸而出。沈剑飞率领三十几架J─11E单座空
优战斗机一直保持在高空,尽量飞直线,从堵截渐渐转变为加力跟踪,却仍一弹不发。等美机开始直线超
音速飞行,才射出第一轮空空导弹。惊慌的美机撒出最后的被动干扰器,但还是丢下近二十架飞机。此刻
沈剑飞他们的飞机已超过正常的作战半径,但飞行员们仍死死地盯住那些侥幸未被击落的美机,不断发射
出特备的拥有尾迹雷达的中、远程空空导弹,直到最后一架美机消失在火光中。胜利而归的沈剑飞机队在
半途受到二十几架加油机和J─10的欢迎。
战场的硝烟还未散去,美军的第三攻击波的三百多架战斗机又接踵而至。第13航空军司令不甘心失
败,想趁我军疲惫之时,捞回些面子。但美、菲飞行员却很心虚,前面那些王牌都有去无回,自己这些二
等军恐怕更加凶多吉少。奋战了几个小时的解放军空军指战员们确实很疲劳,但每个人都被胜利刺激得豪
情勃发。地勤人员神速地完成检测和油弹装加,兴奋的飞行员娴熟地驾机起航,我东南沿海上空立刻布满
了六百余架各型J─7、J─8、J─10和J─11战斗机。
在中国内陆高空盘旋的几架YJ─4B预警机是由仿俄IL─76自制的Y─11运输机改装的,像
其它预警机一样在机背上驮着一个大圆盘巨大的雷达天线罩。
在其内部安装有先进的相控阵预警雷达和被动太空雷达接收器,可和战术数据链传来的机外传感器的
数据进行融合,以便更好地探测隐身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目标。解放军的预警机还装备
功能很强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和大量数据库,能很好地识别目标和剔除干扰信号。为了提高识别能力,增
大探测距离以及在雷达关机时仍能跟踪目标,机上还装有敌我识别系统和电子支援措施系统。作为预警机
核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由大量砷化镓单片T/R模块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依靠波速成形器将相位指
令馈送给每个模块,实现波束成形并指向所需的方向。这些双波段或多波段阵列安装在静止的机首天线罩、
机身、机翼和尾翼上。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优点有:重量轻;具有固有的余度,一些模块损坏只使其性能
稍有降低,而不会完全失效;波束扫速度快而且灵活,增加了功能灵活性;通过先进的处理算法可提高雷
达的抗干扰能力,相控阵具有使进入天线的干扰信号为零及将全波束中间隔很近的目标分开的能力。
这些YJ─4B预警机很快发现敌机此次采取小股多路战术,针锋相对地迅速引导解放军机群分成相
应的分队向敌机飞去。
美EF─15A电子对抗飞机开始对YJ─4B预警机展开干扰。首先是最常用的办法抛撒箔条,
在YJ─4B预警机雷达接收机形成“亮点”或“烟幕”。但箔条和飞机速度相差很大,解放军预警机不
为所动。美电子对抗飞机见一计不成再施一计,采用欺骗式干扰。他们已摸清解放军雷达的确切信号体制
和工作方式,并实时地分析了信号,有针对性地发送似是而非的假回波信号以制造假目标,迷惑YJ─4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